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之佳期春尚好第22节(2 / 2)

  “小姐,你真的答应顾将军了?”夏晓见她良久不说话,小心翼翼的看了下她的脸色,问道。

  林惠涵皱了皱眉,有气无力的道:“不然还能怎样呢,你也听到了,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拒绝呢,再怎么说,顾将军都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便是想拒绝,也没法子啊。”

  夏晓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想,安慰道:“小姐不必如此忧愁,既然没法子,那就先放着呗,若是顾将军要你帮的忙太过为难,找个借口推掉便是。”

  “如今这只能这么着了。”林惠涵叹了口气,“我们也回去吧,若是母亲找不到人,恐怕会着急呢。”被他这么一打扰,她已再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思了,便和夏晓一起回去了。

  接下来这一天,林惠涵轻易不敢再出门了,老老实实的守在房里。

  次日,林府的还福终于结束了,林老太太一声令下,宣布回去,各房收拾好东西,开始启程回府。

  不知是这次还神心灵还是怎样,众人刚回到府不过一个月,便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中举

  九月中旬,看似平静的朝廷,突然悄无声色的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首先是晋王爷,顾将军,户部侍郎等人纷纷上折子,说起荆州因暴雨决堤,河水漫上岸,淹没无数良田,百姓颗粒无收的事。再一细查,竟发现是有官员从中贪利,在当年修筑河堤时,偷偷抽取了近三分之一银两,又偷工减料,致使建成的河堤最终成了个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

  在今年深夏一场大暴雨中,河堤抵挡不住凶猛的大水,完全失守。

  十几个大臣在晋王爷的带头下,纷纷下跪,齐声恳求圣上下旨严查荆州贪墨一案。圣上沉吟半刻,终是顺从臣意,下谕旨,命晋王爷及吏部立即着手调查此事。

  晋王爷等人领命而去,快马加鞭赶到荆州,不过区区十几日,便将涉事一干官员的名单全部查清并控制起来,再顺藤摸瓜,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官员也一网打尽,其动作迅速的让人反应不过来,更让那些贪官污吏来不及作出下策。最终查获涉事官员,受贿,压榨等大臣共二十余人,不得不说是这近几年来动作最大,查的最严的一次。吓得朝中大臣人心惶惶,生怕哪一天就会查到自己头上。

  十余日后,晋王爷上报圣上,已将荆州贪墨一案的来龙去脉查的一清二楚,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不容反驳,且在吏部的严刑逼供下,一干贪官污吏已俯首认罪,压入大牢,只待圣上发落。

  直到此时,众大臣才反应过来,晋王爷等人此次行动是有备而来,而圣上任命晋王爷查办一切的态度也已经表明,他是站在晋王爷这一边,其要除掉贪官污吏之心坚决。于是朝中大臣暗暗思量起来,也有眼色,有远见的大臣,已悄悄投靠晋王爷这边。一时间,晋王爷风光无限,圣上赏赐金银,田宅无数,大臣敬畏,王府门前门庭若市。此话暂不提。

  圣上下令,将一干犯事官员收监,撤官的撤官,发配边疆,没收家产,午时斩首等,根据犯事大小,统统依律法处理,无一徇私枉法。自此一年内,各地官员风声鹤唳,再无大胆枉为之徒。

  此事过去不久,便是科举放榜时间了。一大早,迫不及待的各地考生已在城门等候多时。待皇榜一贴出来,便立即蜂拥而上,将它围的水泄不通。若是中榜的考生,脸上便是满面春,欣喜若狂;若是不中的,则是满脸愁容,哀叹不已。

  林府二房的人也起得大早,李氏早已派了机灵的下人早早去放榜处守着,一旦皇榜出来,便马上回来报信。

  李氏此时正在房中和林惠涵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常话,脸上时不时露出隐隐的焦急和担心。而林智慕早已去了书房,脸上倒不露声色,仿佛毫不在意的样子。林惠涵看在眼里,也不多说,大哥心里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只是为了不让众人担心,才躲了起来。她一边陪着李氏,一边宽慰她,让她不要太紧张。

  不知道过了多久,派出去的小厮终于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复命,一进了院门,见着李氏,忙躬腰行礼,笑的咧开了嘴,道:“恭喜夫人,大少爷中榜了!大少爷中榜了!”一连说了两次。

  李氏夕心下一喜,忙追问:“中了什么名次?”

  “回夫人,大少爷中了一等进士及第!”

  “太好了,上天保佑。”李氏顿时眉笑颜开,之前的担忧和忐忑一扫而空,“赏,重重有赏!”吩咐徐嬷嬷打赏报喜的小厮。

  林惠涵之前对林智慕能考上,虽是比较有把握,没有像李氏那么紧张,但听到小厮这么一说,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对李氏道:“母亲,咱们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祖母,大哥和父亲吧。相信大哥听了一定十分欢喜。”

  “对对,瞧我高兴得都快忘了。”李氏笑的合不拢嘴,高声道:“来人!赶快把这个消息传下去,让大少爷来我这一趟 。”

  很快这个喜讯便传遍了林府,林府二房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李氏让徐嬷嬷给二房的下人赏钱加倍,晚饭加菜。下人们纷纷过去李氏房前恭喜谢恩。

  李氏很快便变得忙碌起来。放榜才不久,便有不断的亲戚熟人,林府以前相交的同僚,纷纷携礼品等上门贺喜。李氏安排客人上座,喝茶,还有宴席等事,忙的脱不了身。林荣景从外面赶了回来,大哥林智慕也换了一身衣裳,一起出来招呼客人,笑容可掬的邀客人入座,温良恭谦的招呼众人。

  林惠涵看到此番热闹的景象,心里也满满的欢喜。透过帘子,看到林智慕成熟坚毅的侧脸,一脸谦虚的听着长辈教导和贺喜,心里不免有些感概。从此以后,林府二房即将走上一条新的路,这如何叫她不欢喜?

  这一天,除了林惠涵,二房上下都为了招呼客人而忙的不可开交,敬酒,劝酒,回礼等,直到日落西山,院子里的人才慢慢散去。李氏笑的脸都僵了,待客人一走,立马累的坐到椅子上,灌了几口茶,润了润干涩的嘴唇。林惠涵帮她轻轻按摩累酸了得肩膀,让她能好好休息下。

  “好久没有这么累了。”李氏叹了口气,感叹道,“恐怕这几天都不得闲了,过两天还要摆酒,宴请亲戚,和关系较近的各府。”可不是吗?上一次这么忙,还是林二爷中了进士那次,也是一样有这么多客人来贺喜。只可惜,后来林二爷并没有上任,往后也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林惠涵想了想,道:“母亲若是觉得忙不过来,不如叫姨母过来帮帮忙,你看这样可好?”

  “这倒是个好主意,”李氏满意的点点头,“说起来我也好久没见过你姨母了,就趁这次机会聚聚也好。”

  林惠涵口中的姨母,便是李氏的嫡亲妹妹。她在李氏出嫁后,嫁给了京中一姓赵的一大富商,生了二子二女,日子过得也挺不错。李氏和她二人姐妹情深,虽各自出嫁后,平日里也诸多往来,来回探望。

  林智慕高中一事,自然也要告知她,这次便顺便请她过来小住几日,帮帮忙。李氏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次日早上便写了帖子,请她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有事,断更了一天,明天补上。天太冷,码字冻的手痛,思路又特别卡,所以今晚更的迟了。

  关于进士,参照宋代。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

  本文架空,作者君对历史了解不多,考据党别介意。

  这一章没什么剧情,完全为下文铺垫,不喜勿拍砖。

  ☆、宴席

  李氏和林老太太商量了下,决定把宴席定在两天后。林老太太自从知道了林智慕中了进士的消息后,精神也好了好多,容光焕发的脸上,连皱纹也少了几条。

  她语重心长的对李氏道:“如今智慕也有出息了,往后你们二房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了,林府的将来,是要靠下面的孙一辈了。”言语中处处叮嘱李氏要好好教养子女。李氏忙点头称是。

  林老太太唤怡香捧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做工精细,雕着上好的花纹,示意李氏接了。在她不解的眼神中,慢悠悠的开口道:“这是给智慕的。此玉是老头子在世时,先帝赏赐下来的,价值千金。我老了,守着这些也没有用。这块玉佩便赐给智慕,希望他能不辜负林府的期望,将来能飞黄腾达,前程似锦。”

  李氏忙点头谢赏,“母亲放心,媳妇一定会好好教导他的,断不会让你失望的。”

  晌午过后,林惠涵正在整理房里的东西,突然李氏身边的徐嬷嬷过来,她放下手上的东西出去迎接她,道:”不知嬷嬷过来有什么事,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吗?”她还以为是李氏忙不过来宴席的事,让她过去搭把手。

  徐嬷嬷面露喜色,摇摇头道:“小姐的姨母及沈二少爷过来了,夫人让我请小姐过去。”沈二少爷是姨母沈氏的二子,名泽祺,年十八。自小聪颖懂事,于算术有天赋,所以很早便跟着他的父亲出来做生意。

  “祺表哥也来了?”林惠涵惊喜的道:“嬷嬷稍等片刻,我马上便过去。”在一众亲戚中,和林惠涵感情比较好的,便是徐嬷嬷口中的沈二少爷了。往日他每次来林府,总会给她待几样市面上新鲜的玩儿,或是吃的,或是用的,玩的,还会给她讲一些他出门做生意遇到的趣事。就连她的棋艺,都是他教的。所以林惠涵很是喜欢他这个平易近人的表哥。

  刚来到李氏的客堂门口,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阵阵笑语。丫鬟挑起帘子,引她进去。

  只见堂上李氏和姨母沈氏正在说着话,沈泽祺则正襟危坐,耐心的听着她们说话。今日他穿的是青色绸缎对襟袍子,显得神清气爽,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