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0章,拿命拼(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

孟季凡被他那些所谓的家人,尤其是他奶奶,长期灌输一个观念。

那就是家里太穷,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养大不容易,他要听话要懂事要孝顺要帮衬家里。

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管的事儿别管,听安排行事儿才是孟家的好孩子。

孟季凡父母早逝,再加上年纪小,被他奶奶这么灌输,自然下意识地就会听她的话。

小小年纪的他有时候觉得奶奶说的话不对,比如奶奶要他去偷隔壁孤寡老人的吃食,那老人无儿无女,一把年纪了还在地里劳作,就是为了能有口饭吃甭管好活赖活,总之能勉强活下去。

那一碗的吃食是老人家一天的饭,如果孟季凡偷走了,就意味着他要饿上一整天。

孟季凡觉得不能这样,所以试图跟奶奶讲道理,哪儿成想他奶奶二话不说,一个大嘴巴抽到了他脸上。

把他打的鼻青脸肿,嘴角都流血了。

任凭他怎么求饶说好话,他奶奶都跟听不见一样,对着小小的他拳打脚踢。

一顿毒打之后,还不听的话,孟奶奶会把他关进小黑屋,不给他饭吃不给水喝,还会不停地对他指责辱骂。

逼得孟季凡实在没法儿了,只能跑去把那饭食偷来。

这口子一开,之后孟奶奶便像是找到了拿捏孟季凡的法子,她看中了谁家的东西,便会指使孟季凡去偷。

有时候被人家抓住了。

那些人抓着孟季凡去家里要说法,孟奶奶会毫不留情地把过错全推到孟季凡身上,骂他有娘生没娘养,骂他好吃懒做,好的不学天天偷鸡摸狗。

更是义正严词地当着那些人的面,将小小的孟季凡毒打一顿。

孟季凡快被打的半死了,只剩下一口气,那些被偷的人家还能说什么,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孟季凡被活活打死吧?

再说,孟家老爷子虽然去了好多年,余威还在,在村里还有好多拥护者,谁也不敢把事儿闹大了。

孟奶奶若是真把孟季凡给打死了,按着她那个性子,一定会去村长那里告状,讹他们的钱。

还会狮子大开口,狠狠地敲上一笔。

他们得罪了孟家跟那些拥护者,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那些人会没完没了地帮着孟家找他们的麻烦。

为了一点儿东西,还真没必要闹到那个地步。

只能自认倒霉。

随口敷衍几句也就翻篇了,不会死揪着不放,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儿。

他们又不傻不呆的,才不会主动去找晦气。

其实,在一个村里住久了,谁是什么样的人,会干什么样的事儿谁不知道。

孟季凡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狗屁不懂的年纪,若是没人指使,能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

孟奶奶自诩家里不缺钱不差他们这点儿东西,话里话外把自己的位置抬的老高,同时恨不得将他们贬进泥土里。

但大伙儿都知道,孟爷爷在世的时候,孟家确实不差钱,毕竟他在村里当村长,为人十分古板,待人更是十分苛刻,偏偏村里好多老人还吃他这一套。

村里人想办点自己的事儿得去争得他的同意,每次去能空手去吗?

那定要带着东西一块儿过去。

甚至人可以不到,东西或者钱得到位。

那时候孟家靠着孟爷爷一个人,日子过得可谓是相当好。

村里有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为了一日三餐愁的睡不着觉,孟家顿顿好米细白面,菜每顿也是一荤一素。

每顿饭,孟爷爷还得配二两小酒。

关键孟爷爷那衣服每件都跟新的一样,就连孟奶奶也没穿过补丁衣服,家里大事小活儿全堆到孟季凡母亲身上。

她倒是会保养,还把自己保养的长寿,把儿子儿媳妇都熬死了,她还活的好好的,更是把孟家众人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里。

在村里,也有一帮老爷子生前的拥护者,倒是没人敢惹他们。

不过自从老爷子去世之后,新的村长上任,村里人有事儿要办也是找新村长,送礼送东西也不会送去孟家。

这就导致孟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孟家子女众多,亲戚拉亲戚,好多都被安排到了机关单位里上班,但子女是子女,他们发展好了不代表会给孟奶奶钱,所以孟家的日子过得一般。

不比村里其他人好多少。

孟奶奶过惯了好日子,当然过不了那种难挨的生活。

所以在管家的时候,对家里人很苛刻。

她始终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苦了所有人都不能苦了自己跟她的宝贝幺孙。

家里要事事听她的,有好吃的好喝的也要紧着她跟孟浪。

她跟孟浪也不是会过日子的,她们想要吃好喝好,还不用自己花钱买,可不就得让人去偷么。

在孟奶奶眼里,家里人都有头有脸,谁也不适合抛头露面去干那偷鸡摸狗的事儿。

毕竟被抓住了,丢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脸面,整个孟家也会跟着脸上无光。

孟家是个大家族,他们这一支虽然为大,地位比其他旁支尊贵,在家族里说话也特别管用。

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孟爷爷在世的时候,他不在了,孟家的主事儿人换成了孟奶奶,又没了村长的位置。

孟家不仅在村里的位置变低,在族里也不像以前一样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孟奶奶也在乎脸面,但她只在乎她跟她宝贝幺孙的脸面,

他们的脸是脸,别人的那就是个屁。

尤其是孟季凡,这个从小到大都不被待见的,所谓的长房长孙,更是连个屁都不如。

所以在村里偷鸡摸狗这事儿便落到了孟季凡身上,反正在孟奶奶眼里,孟季凡可不是她的孙子。

若不是孟季凡父母不在了,家里缺个干杂活的人,孟奶奶早就把他给赶出去了。

孟季凡很可怜,从小被这么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教导,能教出什么正经模样来。

成天在家像个陀螺似的干这个干那个,就这样还时不时地挨一顿打。

吃饭穿衣想都别想,更别提上学了,村里最穷的人家,小孩子还上过两年学,认识不少字,孟季凡一天书都没读过。

他出来偷东西,是他想偷的吗?

那可真是放屁。

他一个几岁的孩子,若是因为馋嘴,偷点儿好吃的食物,也正常。

村里的孩子从小到大连饭都吃不饱,看到谁家炖个鸡炒个肉菜,那口水跟瀑布一样,若是撞见了根本走不动道。

大家也不是铁石心肠,都在一个村里住着,有时看到了,还会热心地夹给他一块儿。

这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孟季凡会偷大人的衣服,尤其还是女人的衣服。

谁家女人扯了新布,裁了新衣服。

别在村里穿,只要穿一次被村里人看到之后,不出第二天,保准会被偷。

过不了几天,同样的衣服会出现在孟奶奶身上。

当然了为了避嫌,孟奶奶会把衣服改动一下,没事儿人似的穿出来。

若是有人认出来跟自己被偷的衣服差不离,便会遭到孟奶奶一顿辱骂。

他们想辩解,甚至想从那衣服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可衣服都被改了,哪儿还有蛛丝马迹可言。

她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把一腔的苦水硬生生地往肚子咽。

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大伙儿也就学聪明了,要不就在衣服上做好标记,要不就守株待兔,将偷盗之人抓个正着。

不过,即便做好标记,或是将孟季凡抓个正着,他们也拿孟奶奶没办法。

她可以空口白舌的把所有的过错全推到孟季凡翻一个孩子身上。

他们还不能计较。

毕竟人家已经当着面儿把孩子打了个半死了,若是再为了这事儿计较,得罪孟家不说,传出去脸上也没有面子。

他们不能把孟奶奶怎么样,只能加强防范,防着孟季凡。

以前他们还会对孟季凡抱有几分同情,毕竟这孩子从小没了爸妈,他爸妈行事儿也不像孟爷爷跟孟奶奶那样。

算是整个孟家为数不多的实诚人。

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大伙儿对年纪小小的孟季凡还有几分宽容,后来偷盗事件多了,他们看到他便心生厌恶。

有时候抓到他了,不仅辱骂他,还对他拳打脚踢。

孟季凡小小年纪,脸上就十分麻木,跟个木头似的,只知道听孟奶奶的话。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他反抗过,被打的只剩下了一口气。

尝过频死的滋味儿却没死成。

活着也痛苦。

他也知道偷别人的东西不对,可他的反抗没有一次能成。

让孟季凡宁愿被孟奶奶打死也不再偷东西的人是隔壁的孤寡老人。

他明知道每次孟季凡去他家里并不是为了看他,而是为了偷他的吃食。

那老人却总笑呵呵的模样,没跟他发过一次脾气,有时候还会给他几个糖块儿。

每次总是有意无意地给孟季凡讲些道理,孟季凡年纪小似懂非懂,走的时候依然偷拿吃食,不过他知道不能都拿走,每次只带走一半。

老爷子对此只当看不见,还嘱咐他,若是遇到困难了就来找他。

只拿那些饭食回去,孟奶奶自然不满意,但也没多说什么。

她也知道村里人如今对孟季凡防范的紧,对他的厌恶也达到了巅峰。

这已经达到了她的预期。

东西少点儿就少点儿,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