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1 / 2)





  那句她酒醒后不再记得的空白,却是他这些年遗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几年,太后倒是来隔壁住过几次。每次看到隔壁升起炊烟,他便只当是那小丫头回来了。于是但凡无事便待在自己的阅郎轩,寻思着她若是当真回来,必会过来找自己。

  依着他对那小丫头的了解,纵然她未必念着自己,却必然抵不了琼花软糖糕的诱惑的。

  不过,他却迟迟未曾等到她的到来。

  后来还是从三皇子岑琰口中得知,那丫头要为祖母祖父守陵一年,不会太快回来。

  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莫名的怅然和失落。

  其实那时候她还小,他倒不觉得有什么男女之情。他对她也只是如对稀儿那般的宠溺和关怀。

  可前段日子在长安城门外亲自接她回来,他的心境明显不一样了。

  十三岁的萧漪宁出落的颦婷婀娜,天香国色,虽仍有幼年的娇俏和憨态可掬,却又平添几分成熟的妩媚与气韵。那样令人窒息的美艳,是他这些年在长安城里不曾见到过的。

  一瞬间的怦然心动,让他再次忆起了当年小姑娘的话。这样一个仿若神妃仙子般娇媚动人的姑娘,曾亲口说过要嫁给他的,这让他突然有些激动和欢喜。

  若说之前他还曾因为自己总有意无意想起那话而自嘲,那现在佳人就在眼前,他反而更确定了自己的心。

  既然话一出口,不管她当年是否有心,都再无反悔的可能。

  他邵恪之,亦娶定她了!

  可莫名的,他又想到了昨晚上的那个梦。

  大皇子与太子不相上下的年纪,今年皆已十七。

  大皇子去岁便已娶妻,而太子东宫却至今尚无太子妃,陛下和皇后似乎也并没有为此事操心的样子。其实长安城里不少人都在传,未来的太子妃只怕便是安福郡主了。

  不止大家这么想,邵恪之自己也是有此猜测的。

  萧国公为国尽忠,为大夏立下汗马功劳,又是为救圣驾而牺牲。陛下把阿宁这个萧国公遗孤接入宫中,按照萧家功劳和陛下太后对阿宁的喜爱,封个公主也并不为过。古往今来,也并非没有皇室收养义女,封为公主的例子。

  而陛下为何偏偏却封了个郡主?

  邵恪之几乎可以肯定,陛下接阿宁入宫之时便已有了将来把他嫁给自己儿子的打算。

  除却对阿宁的宠爱和与萧国公的兄弟情谊不谈,萧国公手下老部将若想将其团结起来收为己用,也只有通过让阿宁成为皇室中人这一个法子。

  收为义女封了公主,将来尚驸马自是要嫁去旁人家的,自然不如嫁给自己的儿子,既替萧国公永远照顾了遗孤独女,也为太子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陛下有三子,但其实真心疼爱的惟太子一人。虽表面上看对太子过于严苛,又何尝不是爱之深责之切?

  一番思绪下来,邵恪之心情愈发沉重。若陛下有将阿宁许给太子的打算,这于他而言当真是个不小的阻力。

  正想着,侧目却看到父亲长浚伯走了进来,看他在发呆,长浚伯阔步上前:“在想什么,很少见你有这样的时候,一脸愁容的。”

  邵恪之唤了声“父亲”,但笑着应话:“没什么,只突然有些发呆,却也不曾想什么。”

  清晨的太阳暖融融的,长浚伯倒也没往屋里进,而是径自在翠竹旁的石凳上坐下。邵恪之吩咐赵源奉了茶水,自己也跟着坐下。

  “父亲前来,是有什么要事?”长浚伯虽然偶尔也会来看他,不过大都是晚上。大白日父亲素来是忙的,纵然不忙也有在书房看书的习惯,如今突然过来找他,必是有事。

  长浚伯望了眼儿子道,端起赵源奉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方才在书房里看公文,突然想到你,有些心烦意乱,所以过来看看。”

  邵恪之微怔,似乎有些不大明白父亲的话。

  长浚伯又道:“大朗十六岁便成了家,你大嫂如今也有了身孕。早些年你说要以仕途为先也便罢了,现如今你坐上礼部侍郎之位,又得陛下器重,仕途堪称一帆风顺了。咱们大夏男儿十五六便可婚配,而你今已十九,是该为婚事操心了。”

  邵恪之不大自在地抿了口茶水:“孩儿尚未及冠,倒也不必着急。”

  长浚伯道:“你忙于政务,又不大与人出去交际应酬,见到的姑娘家也少,怕也没什么心仪之人。不过,今儿个稀儿跟我提了几个要好的姊妹,倒是突然提醒了我。这些年与她关系最好的不过宫里的安福郡主和靖武侯府的穆太傅之女穆沅,这二人你也没少见过,若择一人却也不错。”

  邵恪之捏着的茶盅微滞,神色明显有了变化,屏息听着父亲接下来的话。

  长浚伯继续道:“安福郡主得陛下和皇后宠爱,视若亲女,怕将来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咱们自是高攀不上。倒是穆太傅之女穆沅今年十四,到了婚嫁之龄,又满腹诗书,贤淑端庄之名更是不输当年的乔德妃。那姑娘你也见过,模样秉性也是极好的,配你如何?”

  邵恪之原本提起来的一颗心又一点点沉了下去。

  看来父亲也觉得自己想娶阿宁是不可能的。

  他突然有些闷闷的,竟不知如何做答。

  他默了半晌,脱口而出:“父亲,孩儿有心仪之人,此生非她不娶。”

  第69章 药香 。。。

  长浚伯没料到素来不开窍的儿子居然会在某一日跟自己说这样的话, 神色中闪过一抹诧异,却也觉得有趣:“哦?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如果是门当户对,他也好着人上门提亲。

  不门当户对也没什么关系, 只要儿子喜欢, 他自然也没什么意见。纵然是寒门家的姑娘, 只要身家清白,也是无甚紧要的。

  邵恪之默默看自己父亲喝了茶水,又将杯盏搁置在石桌上,这才不紧不慢地答:“安福郡主,萧漪宁。”

  长浚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慌忙又问了一遍:“你方才说, 你心仪之人是谁?”

  邵恪之没有再言。

  长浚伯认真打量着他:“你当知道安福郡主在陛下和皇后娘娘心中的位置, 她比公主尚且得宠几分, 自不是随便谁可以肖想的。你虽得陛下赏识,莫非还比得过太子殿下在陛下心中的位置?”

  无须父亲提醒,邵恪之自己其实也是知道的。他想娶阿宁不易,却也并不代表绝无可能。

  其实在他看来, 关键还是得看阿宁心意。若她愿意嫁给太子, 他自是无话可说,只当这些年的坚守只是一场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