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节(1 / 2)





  程如山道谢,决定暂时不让文生去治疗,就算他最后主动退化到混乱状态,起码也快乐几年,那时候再想那时候的办法。

  姜琳招呼文生:“走啦。”

  文生看看她看看大夫,给她一个眼神,那意思说我现在还要演戏吗?可以叫娘的?

  姜琳笑起来,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文生立刻飞扑过来,“娘,我都要憋死啦。嫲嫲说在外公家不能叫娘,人家笑话。”

  姜琳抱了抱他,“大夫不笑话。”

  文生看看大夫,刚才他让自己做了好多事情,还问好多问题,还问娘和爹的,他悄悄道:“娘,那个大夫有病吗?想让我给他治病吗?可是我不会啊?他问我那么多问题,我都不会呢。”

  鞠大夫:“…………”

  他翻翻抽屉,拿出几本旧杂志来,“两位,这是咱们去年办的一份杂志,写的就是这方面的,你们拿回去看看。”

  姜琳忙接过来,见是《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她道:“谢谢鞠大夫。我们能不能订一份?”

  鞠大夫:“你们在乡下,那边没有订阅点,怕是不方便。”

  程如山:“没事,我们可以在省城订,回头我拿回去。”

  姜琳想他要跑运输,也可以,在姜家订就好,只是在那里订感觉不保险呢,会让太多人知道。

  程如山道:“让潜博帮忙订,我来爸妈这里就拿回去。”

  姜琳:“行的。”

  他们带着文生离开医院。

  文生这才舒了口气,拍拍胸口,“我不喜欢医院,进去喘不动气,好难过呢。”

  姜琳拉着他的手,“以后不来,咱可不住医院,又贵吃得又不好,空气也不新鲜,哪里有咱们家好。”

  文生猛点头:“是的是的。娘,我都想回家了。”

  姜琳:“在外婆家住两天,咱们就回家。”

  文生:“好的,我可以继续演戏。”

  姜琳看他那孩子气的样,来医院估计受到惊吓,她就想哄哄他,给他买点什么。正好路过一个百货商店,他们进去逛逛,看到文体用品柜台。这些不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一般人不买,而且价格也不便宜,所以不需要用票,只要有货都可以买。

  姜琳就给文生买了一个儿童望远镜挂在他脖子上。

  文生拿着爱不释手,对着姜琳和程如山一个劲地看,然后哈哈大笑。

  突然,他道:“娘,是不是得给大宝小宝也买个啊?”

  姜琳:“他们想玩,你借他们玩一下就好。这个是你的,你保管。大宝小宝不是有收音机吗?”

  文生又高兴起来,“好的。”

  晌午他们在外面吃饭,文生吃了一大盘蛋炒饭,心满意足。

  下午他们也没再去那个精神病院,逛了逛直接回家。

  到家的时候,工厂还没下班。

  闫润芝在帮忙准备晚饭,程蕴之领着一堆孩子讲故事。

  在他面前扇形摆开,差不多有十几个小朋友,有幼稚园下学的,还有没上学的,都听得津津有味,非常安静。

  程蕴之讲完了,笑道:“讲故事的时候安静一些,现在就可以问。”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问问题。

  小孩子问的都比较幼稚简单,程蕴之就让大宝小宝帮忙回答。

  这俩孩子既不害羞也不犯怵,口吃又清楚,小嘴叭叭的,在省城的孩子堆里也是出类拔萃的。

  本来小宝嘴巴不那么利索,自从爹疼娘爱,爷爷嫲嫲围着转,还有大宝文生斗嘴,可了不得,这会儿简直是个小喇叭。

  以前那委屈可怜的弃儿样儿,早不知道去了哪里。

  看姜琳和程如山文生回来,他们立刻欢呼着,招呼文生。

  “快来,你都错过好几个故事啦。”

  文生立刻跑过去,给他们看自己的望远镜。

  时间一长,他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按照闫润芝的要求板着自己,有些忘了。

  不过小孩子们都认为他在扮戏练习,要模仿小孩子,并不觉得如何,反而玩得很好。

  大人们看到,顶多心里嘀咕一下,毕竟他也只是孩子气爱笑话少,并没有太出格的。

  闫润芝拉姜琳过去,“宝儿娘,你来看看,咱们晚上做什么饭?亲家母真不容易,你看这么小个地方,住这么些人,做饭也没个地方。这要是有个正儿八经的厨房就好了。”

  姜琳看了看,“其实可以在这里垒个灶台,烧煤或者干柴,比炉子快。”

  人多做饭多,随便下个面条或者炒个菜,炉子对付一下,蒸馒头、煮饺子之类的,肯定还是大锅省。

  程如山:“晚上问问爸妈,他们要是想要,去弄点砖瓦和水泥,帮他们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