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毕业后我回家养猪了第94节(1 / 2)





  第二天早上,在唐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早饭,孙今妍果然过来找祁盛,要带他去古茶道那边去实地考察一下。

  “上车!”小孙村长下巴一抬,点了点自己的小电驴。

  “不能开车过去吗?”祁盛看了看那辆粉色小电驴,再看看自己的两条大长腿,十分怀疑他一屁股做下去,就把这台玲珑小巧的女士电瓶车给压塌了。

  “咱村路窄,车子最多只能在主路上开开,古茶道入口在咱们村后山那边,都是小路,车子根本开不进去,还是骑电驴方便,能一直骑到山脚下。”孙今妍拍了拍小电驴后座,“放心吧,我还用它带过老支书呢,开慢点就行了,别磨蹭,快上来!”

  祁部长踟蹰着不肯上去:“这也太矮了,我坐上去,腿都没地方放。”

  “我早说让你买个带后斗的三轮儿吧?”唐新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回屋里把她的三轮车钥匙拿了出来,丢给祁盛,“祁部长,你骑我这三轮车去,这个有脚踏板,您这大长腿肯定放得下。”

  祁盛颇有些无语地捧着一串电瓶三轮车钥匙,看到孙今妍似乎等的快不耐烦了,只能暗暗庆幸,自己当年最落魄的时候,也曾经骑过这种小电驴去给人跑腿挣钱,这么多年过去了,好歹还没忘记怎么开。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上唐村的风景实在是好,明明骑着土气的小电驴,心情却意外的不错,呼吸着乡间清新中带着青草香气的空气,耳边传来阵阵蝉鸣,看着前面骑着粉色小电驴一马当先的女孩,祁盛一颗心好像泡在了夏日清冽的山泉中,清爽,纯粹,满足,这种感觉,是他银行卡里再多几个零也不曾感受到的。

  “这里就是咱们村的古茶道入口了,听有才叔说,他年轻那会儿,这条路就已经很少有人走了,那会儿不让发展个体经济,逮到了就要关牛棚里去接受教育。”

  “听说那会儿住在这条路附近的老百姓都闹着要搬走,说是挨着住名声不好听,所以你看,这边上去,沿路那几栋老房子,都是人家搬走之后不要的,现在都塌了,还要村里花钱拆掉。”

  “谁能想到呢,几十年前都嫌住在这边晦气。几十年后,倒是要指望这条古茶道能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了。”孙今妍苦笑一声,从小电驴后面解开绳索,取出了一把黑黝黝的镰刀,十分熟练地握在了手里。

  祁盛:“……”

  不得了了!他们董事长千金居然都学会耍镰刀了,不知道董事长和夫人知不知道他们宝贝女儿现在已经学会使镰刀了……

  “给我吧。”片刻的惊愕之后,祁盛暗暗叹息一声,走过去把镰刀抢了过来。

  他家以前也是农村的,当然知道这种天气进山要带着镰刀,一来可以砍一砍路上挡路的荆棘,二来也能打草惊蛇,万一真遇到了蛇,镰刀还能防身。

  “祁哥你可以啊,没想到这农活还做的挺利索的!”看着祁盛熟练地挥着镰刀砍掉挡路的杂草,孙今妍忍不住夸了一句。

  “孙总没跟你说过吗?我老家比上唐村这边可穷多了,那时候家里没钱供我念书,我妈就每年多养两头猪,那时候我天天放学就去打猪草,猪养大了,能卖着钱了,我才能有钱交学费。”

  “后来的事情估计你也听说了,我妈没了,我爸又娶了一个,家里的猪还是我喂,钱就不是我的了,没钱念书嘛,就只能出来混社会了,我运气好,遇到了你爸,才算是熬出头来,不然怕是这会儿已经去工地搬砖了。”

  孙今妍默默跟在后面,一肚子安慰的话在嘴边转了半天,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其实她真的挺佩服祁盛的,甚至觉得把类似“同情”、“怜悯”这些词放在他的身上,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可是,什么都不说,又好像不太合适。

  孙今妍都快纠结死了。

  “咦?这是马粪包吧?”祁盛突然停了下来,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坨圆圆的东西。

  “哎?真是马粪包!看看前面还有没有,有的话都捡回去,这个能吃的!”孙今妍凑过来戳了戳那个鸡蛋大小的马粪包。

  这种野生菌在山区特别常见,尤其是七八月份,山里高温高湿的环境里,一场暴雨过后,山里最容易长出这种马粪包,还有一种松树菌比较少见,价格也贵得多,反倒是这种马粪包,因为山里多得很,经常有村里人夏天去山里捡来吃。

  俩人一路走一路找,遇到一些落叶比较多的林子也进去看看,没一会儿就找了几十个,他们没带篮子装,祁盛拿镰刀砍了几片蒲葵叶,交叉着叠起来,最后用藤蔓拴住边缘,做了一个提手,就是一个现成的篮子了。

  “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呢?”看着他三两下就拿蒲葵叶做了一个篮子出来,孙今妍忍不住冲他竖了竖大拇指。

  “这算什么?我还能会砍藤条编筐呢,回头给你编两个,下回你上山带着。”祁盛已经很多年没做过这些事情了,再拾起来,却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这些生活技能,小时候能帮他攒学费,没想到长大了还能帮他追喜欢的女孩,可见老一辈说得对,生活给予我们的苦难,总有一天,当你回过头去会发现,熬过去了,苦难也是一种珍贵的恩赐。

  第157章

  陈新平说的没错,上唐村这一段古茶道确实很有开发价值。

  这一段古道要横跨两个山头,难得的是,这两座山都不高,中间凹下去的山谷里有一片山泉汇聚而成的天然湖泊,碧绿的湖水看着简直像一块成色绝佳的碧玺,景色甚至不输九寨沟,唯一可惜的就是只有这一个湖泊,而且湖边几乎找不到地方修建观景亭——山脚下面就是湖,要在湖边修观景点就只能炸山或者填湖了,而这两样,都是违反国家规定的。

  不过这个也不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大不了就多花点钱,在半山腰修一个挑空的玻璃栈道和观景台,或者悬崖秋千啥的,这玩意儿现在在国内火得很,这边景色又好,再找个靠谱的团队来拍几个宣传片,往短视频和自媒体上投一波,不愁没人过来打卡。

  “你看这边,这一片的坡度比较平缓,我听有才叔说,这里以前也是种茶树的,后来不是闹饥荒么?这一片老茶树就都给村里刨了种番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我也没经历过三年大饥荒,但那时候真的是饿死了不少人,也难怪老百姓要砍了茶树种番薯。”

  “有才叔的建议是下面的山林就不要动了,保护水土,也是保护咱们的村子。上面沿着古茶道两边开出两片空地种上茶树,这样要不了几年,这些茶树长大了,既能绿化山林,又能给游客观赏,村里摘茶叶卖茶饼还能再赚一笔。”

  “所以当初你二叔来包山种茶的时候,你们是故意没把这两座山包出去的?”祁盛微微讶异道。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有才叔和老支书两个人坚持要留着这两座山的,当时也没想到要开发这条古茶道。”孙今妍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抿嘴一乐,“当时村里是这么想的,先让我二叔把古茶饼的名气打响了,等到他那边的茶园开始盈利了,到时候肯定还要再扩大茶园面积,到时候不管是咱们村把这两座山租出去,还是自己做,总归比现在一口气租出去赚的更多。这也是为集体经济长远发展考虑嘛~”

  “结果没想到的是,咱还没等到我二叔的茶园起来呢,阴差阳错的,居然是这条古茶道要先出名了。”

  “是啊,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祁盛也笑了。

  他觉得他大概能理解孙今妍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上唐村了,在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往前看的每一天,似乎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就到这里吧,再往前就是红泥沟那边啦,他们这回才是真正的因祸得福,哎!希望这次去省里招商能顺利点,祁哥,我说句心里话你别跟我爸说,我是宁可我们公司竞标失败,也想让红泥沟这次能被那几家国字号给标到,红泥沟这次真的是太惨了,他们那边,再也经不起一次折腾了。”看着远处依稀可见的崩塌的山体,孙今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放心吧!要不是那几家国字号有动作了,你以为你爸会让我来上唐村这边?”祁盛笑了笑,提起了装满马粪包的篮子,“走吧,回去请小唐妈妈帮我们炖蘑菇吃!听说这个蘑菇烧鸡很好吃,我小时候就想吃了,家里舍不得杀鸡吃,长大后去了城里,饭店里也没见到过这个。”

  “想吃烧鸡还不简单?我买一只请你!我跟你说,村里自家养的土鸡才好吃呢,去年我就吃过马粪包烧公鸡,那天我们食堂的汤盆都给刮干净了,一点汤汁都没剩下!”

  回到家,正巧赶上唐新岚和唐爸也从养猪场那边回来了,唐新岚手里也提着一个竹篮子,孙今妍凑过去一看,顿时乐了:“今天这是蘑菇开会吗?我也捡了马粪包,还有黄伞盖儿。”

  唐新岚说的黄伞盖儿也是一种长在树林子里的可食用野生菌,菌盖呈淡黄色,有点像家里的老母鸡宰杀之后从鸡肚子里掏出来的鸡油,所以本地人又叫它鸡油菇。

  这种蘑菇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要既干净又土质肥沃,而且这玩意儿还特招虫子,头一天长出来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第二天去说不定就被虫子啃掉一大半了,唐新岚也是运气好,她今天本来是和唐爸去查看新的木耳菌棒要放在哪些地方的,谁知道居然叫她遇到了刚冒出来的一片黄伞盖儿。

  “小孙村长今天也别回村里吃饭啦,就在这里吃点吧,我叫你阿姨杀了一只小公鸡,当年的小公鸡最嫩了,炸一下,再拿来炖这黄伞盖儿才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