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1 / 2)





  书香门第【延至壹生】整理 全书斋文学网转载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犯罪心理档案》

  作者:刚雪印

  《犯罪心理档案》是一部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心之书:碎尸悬案、虐童恶魔、地狱来电、废墓遗尸、杀人魔咒……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真凶一直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色欲、禁恋。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一线的犯罪现场,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

  一连串神秘莫测的死亡,一系列最诡异的犯罪手法。人与恶魔之间,其实只隔着一步的距离。天黑了,请不要闭眼!

  引子

  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1996年,1月18日,j市,大雪。

  这是j市入冬以来第一场雪,从前一天傍晚到次日凌晨,雪花漫天飞舞,飘散在大街小巷,城市间被皑皑的白雪包裹着,幽静又肃穆。宽阔的马路如一张铺平的白纸,没有丝毫的污垢和褶皱,偶尔经过的汽车和行人的印迹,很快被新鲜雪花覆盖,留不下一丝痕迹,真是个“抛尸”的好日子!

  清晨4点左右,雪终于停了,空旷的大街上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的声响,环卫清扫工沈秀兰,推着四轮保洁小车,走在她负责清扫的路段上。

  沈秀兰在一个巷口的大垃圾箱旁停下。深深吸了口气,雪后清爽的空气,终于将她残留的困意彻底驱散掉,她从保洁车上拿起扫帚,抖了两下,开始清扫马路。

  此时,巷口刮起一阵旋风,扬了她一身的雪,垃圾箱前面原本堆着的雪也被风吹散了,露出一个深色的旅行包,在四周一片雪白之中,深色旅行包显得尤为扎眼。

  “这些人也真是的,多一步都懒得走,非要扔到外面!”

  沈秀兰摇摇头嘟囔一句,随手拎起旅行包,正要往垃圾箱里扔的时候突然转念,想看看包里装的是什么,她赶紧住了手,把包放到地上,拉开拉链朝里面打量。

  天刚蒙蒙亮,光线昏暗,沈秀兰隐约看到包里好像是一些血色模糊、外表裹着细冰碴的猪肉。她将鼻子凑近闻了闻,没什么异味,心想,可能是哪个批发猪肉的早上送货时不小心掉落的,或者是哪个大户人家嫌肉肥不愿意吃便扔了。

  “唉,真是糟蹋东西。也就是现在生活好了,要是再早几年,家家户户做菜用的油可都是这肥猪肉炼出来的。”

  沈秀兰发了一句感叹,将拉链拉好,重又拎起旅行包,放到保洁车上,她准备将这包肉带回家给“小黄”吃。

  “小黄”是沈秀兰在清扫马路时捡到的一只流浪狗。当时,小狗浑身黑不溜秋脏兮兮地趴在街边,前面两只小爪子上正流着血,看起来像是受伤了。小狗哼哼唧唧用痛苦无助的眼神盯着沈秀兰,善良的她心便一下子软了。她把它抱回家,和女儿一起给它洗了个澡,包扎好伤口。洗过澡的小狗,现出它本来的毛色——黄色,于是女儿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黄。小黄自此便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沈秀兰的女儿特别喜欢它,每天除了睡觉和上学,几乎和小狗形影不离,像照顾弟弟一样照顾这只可爱的小狗。

  一大早刚开工,就捡到一包肉,沈秀兰觉得自己这天的运气真不错,干活的劲头也不免高涨起来,两个多小时便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路段的除雪工作。她麻利地收拾了一下工具,推着小车往家返。

  沈秀兰住的地方距离她清扫的路段不远,步行一个来回也就半个多小时,所以她经常在早班结束后,偷偷溜回家去,给她男人和女儿做一顿热乎乎的早饭。

  沈秀兰的房子是她男人单位分的,周围住的也都是男人单位的同事,彼此很熟络。她一边喜滋滋地和楼道里来往的邻居打着招呼,一边掏出钥匙打开自家的房门。

  果不其然,女儿起床之后顾不上洗脸便和小狗在客厅里玩耍起来,男人还没起床。

  “小昕,别玩了,赶紧洗脸刷牙!”沈秀兰换上拖鞋,走到厨房门口将旅行包放下,边往洗手间走边催促女儿。

  沈秀兰换下工作服挂在洗手间的墙上,听女儿在客厅里问:“妈,你拿回来的那个包里装的什么呀?”

  “在路上捡了一包肉,带回来给小黄吃的。”

  “妈,我喂小黄一块好不好?”

  “行啊,你当心点,别把睡衣弄脏了。”

  “嗯,知道了。”

  沈秀兰走到洗手盆前往手上和脸上涂香皂,听女儿拖鞋嗒嗒的声响到了厨房边,接着是窸窸窣窣拉开拉链的声音,然后静默了一小会儿,估计女儿正在挑选肉片,但是很快,一声凄厉的惊叫传进她的耳朵里……沈秀兰从没听过女儿如此惨烈的声音,她顾不上多想,香皂还糊在脸上便冲出了洗手间,而同时被女儿尖叫声惊醒的丈夫也从卧室里飞奔出来。

  两个大人,此时都惊呆了!女儿鼓着一双眼睛,张着小嘴,呆呆地坐在厨房门口,整个人仿佛被冻住了,她伸在半空中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一根血淋淋的“手指”!

  男人惊呼……女人惨叫……小黄狗“汪汪”地狂吠……小女孩一双惊愕的眼睛死死盯在血手指上……

  第一章 碎尸再现

  2012年,北方某警官学院,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韩印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左手轻托脸颊靠在椅子扶手上,右手在桌上摆弄鼠标,躲在黑色复古镜框背后那双沉静的眼睛,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他在为下午的一堂大课做着准备。

  从地方警队挂职回到学院已有段时间了,告别一线刑警的紧张和忙碌,生活又重新规律起来,让韩印不免觉得有些枯燥和平淡,身上也多了不少的赘肉。

  为时一年的基层锻炼,韩印收获很大。不但收集到一些比较典型且具有研究价值的案例,而且还亲身参与了多起重大案件的侦办工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成功破获一起涉及数名被害人的连环杀人案,让他在警界一战成名。以至于在他回学院授课时,课堂上总是挤满各种专业慕名而来的学生。学院当然乐于支持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乐见具有明星效应的老师出现,便把他的课全部安排到大阶梯教室,所以基本上他的每堂课都是大课。

  但与职业上的成就相比,他更希望自己能在专业上有所突破。“应用犯罪心理学”在国内的起步较晚,实践机会匮乏,时至今日仍以借鉴西方理论为主。虽说人类的行为存在很多共性,但人的心理活动不可能一模一样,尤其在不同的社会体系、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环境。所以韩印还是希望能多出去参与实践,只是这种机会并不会经常出现。

  韩印下午的课,要讲行为证据分析中两个基本的知识点——“犯罪惯技”与“犯罪标记”。它们在现实办案中,对串并案件和预判心理畸变犯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极易混淆。所以韩印把它们放到一起来讲,希望通过“实际案例”的对比,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和清醒的理解。

  这是韩印擅长的。他不喜欢照本宣科,板书也写得极简单,通常只有一个标题而已。他更愿意将知识点融入到现实案例中,与学生一起分享和探讨。正如他喜欢的郭德纲的相声,没有任何表演痕迹,看似和观众唠嗑,观众的笑自然发自内心,而那些刻板传统与剧本丝毫不差的表演,观众则很难由心底发出笑声。演员在台上卖力忙活了一通,观众却始终体会不到笑点,到最后只是被演员满头大汗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才象征性地拍几下手。韩印觉得那是做演员的悲哀,同样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条化、程式化地混职称,那也给不了他足够的动力。他有很优越的家庭背景,父亲是一名实业商人,以韩印的条件他可以有很多选择,之所以选择做一名老师,完全是出于对这门专业的热爱。

  此时,韩印正在他个人的案例素材库中搜寻可引用的案例,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院长的电话,口气很急,让他速到院长办,说有省厅领导点名要见他。韩印不敢怠慢,简单收拾了下桌子,便起身前往……几小时后,一架满载乘客的“波音737”,平稳降落在江南某座城市的机场跑道上。舱门打开,韩印随着人流缓缓走出。

  这里是s省,j市。正值3月初,天气乍暖还寒,午后和煦的阳光,轻柔地泼洒在韩印身上,暖融融的,非常舒服。

  走出机场安检口,韩印在大厅中驻足张望,很快他的视线被前方不远处一位漂亮女士所吸引。

  那位女士,看起来与韩印年龄相仿,30岁左右,不过当下女人善于保养,年龄实在不太好猜。她梳着齐耳短发,刘海盖过前额到眉间,脸庞纤瘦,眼眸明亮锐利,皮肤白皙透红,妆容淡雅,恰到好处。身着一身灰色小西服套装,脚穿黑色细跟高跟鞋。整个人端庄干练,又透着一股浓浓的女人韵味,貌似某些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她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身子笔直,双腿叉开幅度很宽,目光凌厉地扫视着每一个从安检口出来的旅客,但视线只在韩印脸上停驻几秒钟便挪开了。

  ——这是一个非常强势和下意识维护领地的站姿,几乎就是“警察”特有的姿势。

  韩印抿嘴笑笑,径直走到漂亮女士身前,伸出手礼貌地问道:“您好,您是市公安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