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章朝堂风云(二)(1 / 2)





  “那你对封爵一事怎么看?”

  “草民断不敢接受!”

  “哦?说说理由。”孙太后一下来了兴趣。

  “草民山野村夫,蒙陛下不弃简拔入朝,些许微功未建,怎可窃据高位,况且,草民才疏学浅,自幼在苦寒之地长大,难免性子粗野了些,所以草民断然不敢接受。”

  “诶,哀家听说你是秀才出身,如果不是服孝在身,说不定现在已是举人进士了,怎可如此妄自菲薄呢。”

  ‘你大爷啊,你以为中举和中进士是菜市场买菜呢,你们看看大明历年来的科举录取率,自己这身皮囊能中秀才都是买彩票中大奖了,还举人进士,开玩笑。’

  “太后娘娘谬赞,草民自问才疏学浅,不敢妄想。”

  “那不行,皇上既然已经拜你为师,你怎会如此不济呢,定是被服孝耽误了。要不哀家下旨多情,你正好安心读几年书,参加下次科举。”

  “谢太后恩典,只是草民才疏学浅,恐辜负了太后娘娘的一番美意。”

  “那”孙太后还想再说下去,她身边的太监实在看不下去了,赶紧上前提醒了一句。

  “那你既然不愿意参加科举,就算了,只是这封爵一事,朝中议论纷纷,你是当事人,你自己说说。”

  楚宁抬起头,感激地看了一眼孙太后身旁的太监。

  太监一脸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对楚宁有利的事,楚宁竟然一脸感激。

  他不知道,楚宁虽然继承了宿主的记忆,但也深深地知道,以自己的这点墨水,根本不可能中举,更何况中进士了。

  这个太监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给楚宁卖了一个人情。

  他其实只是提醒孙太后,如果楚宁参加科举,倒时候那些座师,恩师的,岂不是成了皇上的师公了!

  孙太后也觉得对,现在文官已经这样跋扈了,如果再出现一个皇帝的师公,那岂不是更加嚣张了。

  所以孙太后决定直接给楚宁封爵,这样楚宁就不必参加科举了,从而成为皇帝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的一个筹码。

  “草民谨从太后和陛下旨意。”楚宁一脸感恩戴德地说道。

  “好了,哀家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

  “是。”

  “你觉得他怎么样?”楚宁出去之后,孙太后转身问道,

  “太后这话的意思是?”在孙太后身旁,一个宫装妇人开口说道。

  “废话,当然是给蕊儿指婚了。”

  “啊!”

  “啊什么啊,这样的年轻才俊难道还配不上蕊儿不成,再说不这样,怎么能把他栓在皇家的身边。只是现在没有适龄的公主罢了。”

  楚宁不知道,自己刚刚离开大殿,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被定下来了。

  “楚先生,陛下有旨,请先生见过太后就去太和殿。”一个小宦官谄媚地说道。

  “那就有劳公公了。”楚宁说着顺手将一枚银锭不着痕迹地塞到了小宦官的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