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霍定姚心头咯噔一声。

  她自问上辈子和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姐姐感情深厚,怎么现在这话听着那么别扭?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不是一房的。她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若自己顺着她的话说下去,不就暴露了她拿太子殿下说嘴的事情?

  莫非,她这个亲姐姐竟是在下套?!

  不过她却想起来,上辈子自己这个大姐,因着同自己亲厚,就算不是逢年过节,也能跟着自己在祖母旁边说话伺候,没得少了讨了老人家欢心。最后祖母发话让娘亲寻了一个子爵的家门风风光光嫁了出去,而在听闻霍家即将落难之时,迅速和本家划清了界限,发配时更不见半分身影……

  霍老祖宗却听得有些疑惑,放下手头的汤婆子,问道:“怎么回事?不是伺候姚丫头的丫鬟婆子不尽心,才让你妹妹掉进了水池子里,又是和你有什么干系?”

  “这……”霍元姬低垂着眼,勉强一笑,“不过是姐妹间拌了口角。那日六姑奶奶回府,奶奶们都十分欢喜,多说了几句外面的见闻。因着妹妹见解独到,母亲又训了两句,妹妹听不过,才一个人跑掉的。她脚程快,却也让下人们没得个提防。”

  见什么解,独什么道——却是没有言明,又显得如此意味深长。

  邢氏听完脸色就急了三分。她刚想站起来开口打圆场,旁边的三奶奶使了一个绊子,一把拦住她笑道:“瞧瞧大姑娘和十姑娘,真是姐妹情深。咱们做长辈的,就不要来太拘束孩子们,让她们小辈儿自个儿亲热说叨去,免得以后留下心结。”

  霍定姚一瞧这架势就明白了。原来那几房的人,就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呢。也是,反正是大房自己点的火,其他的人自然高高挂起。

  她不禁暗恼,她这大姐也着实有点拧不清了,关起门来都是自家事,她会好好赔罪,却哪有这样摊开给别人来嚼舌根的道理?

  霍定姚又环顾了一圈,除了祖母尚不知道发生何事之外。母亲一脸担忧,其他人要么幸灾乐祸,要么作壁上观。嗯?还有一个人缩着身子,偷偷递了一个安抚的眼神给她,还轻轻摇了摇头。逆着光看不清,好像是五姑娘霍有纤,再看,却又见她深埋着头,似乎从未有过任何动作。

  有点意思,她母亲拦着自己母亲,她自己却给自己打气。

  霍定姚心头一转,既然霍元姬说得含含糊糊,她也就跟着“糊涂”好了。于是露出一副不明白的模样道:“姐姐说的是什么事情,妹妹怎么听不明白了?”

  却不等霍元姬开口,又歪着头苦苦思索了一番,突然恍然大悟道,“莫非,是奶奶们聊天时不小心说到了外姓之男?我当时记得祖母教的规矩,情急之下才插嘴打断,确实是对长辈大不敬。后来被母亲训斥,觉得委屈,这才跑掉的。”

  她正巧一路过来吹了寒风,脸色嘴唇发了白,瞧着就病怏怏的。索性让自己显得气虚,跪下对着老祖宗连连磕了三个头,歪着身子咳嗽了几声,说话也不利索:“请祖母原谅孙女儿冲撞长辈的过错。还请姐姐原谅妹妹。姐姐方才说的气话,妹妹听了心中更加难受,妹妹真是知道错了,不敢再胡乱说话。下次遇见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再胡乱开口了。”

  她说罢,又想朝霍元姬磕头,倒是吓了霍元姬一跳,连忙起身避让到一旁。

  霍老祖宗瞧着就不大高兴了,看了霍元姬一眼,才对霍定姚道:“你有什么错。原本姑娘家听见这种事情,就应当回避。你虽然急躁了点,但在这件事情上你做得极好。更难得的是识得大体,态度端正。瞧瞧你这可见怜的小模样儿,脸色没一点儿血色,是谁跟我说咱们姚丫头好全了?眼下竟然还要稀里糊涂要朝她姐姐磕头!虽然是姐姐,那也是她一辈人,哪能受得起这样的大礼?!来来,到祖母跟前来。”

  她伸手让霍定姚上前,指了指方才霍元姬坐过的位置。霍定姚磨磨蹭蹭上前,偷偷瞅着旁边一脸惨白的霍元姬,担忧道:“我坐了,岂不让姐姐站着。做妹妹的如何能这样不知礼仪?”

  霍老祖宗道:“你姐姐刚才在这里已经陪祖母说了好些会儿话,再说你身体病着,难道会舍不得把一个位子给自己的亲妹妹?”

  说罢,抬了眼皮儿不轻不重看了霍元姬一眼。霍元姬连忙挤出一个僵笑:“妹妹大病初愈,自当小心身子,快快歇着,无需多虑。”

  霍定姚道了谢,这次毫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来,还不忘把头放在祖母的膝盖上,撒娇之意甚足。

  邢氏这次终于接上了话:“回禀母亲,其实姚儿的病已好得差不多。早上还让府里的大夫瞧了瞧,说初雪不比阳春,最好再在屋子里捂个三五日再出更为上佳。不过姚儿这丫头早就惦记今个儿是霍府的大日子,还嚷嚷祖母给小一辈做的全套添字衣装,怎么能少了她这个首字‘福’,所以怎么也吵闹着要过来。她原是一片孝心,母亲您就别再怪媳妇儿。“

  “府里的大夫如何比得上御医?回头让大老爷再去请一请,可见了怜的,这小脸都瘦了一圈。”霍老夫人听了,嘴上这样说,脸上笑得却十分舒心。她回头摸了摸霍定姚的包包头:“小姚儿真是懂事儿了。告诉祖母,在屋子里有没有闷着?”

  “孙女儿才不会无聊呢。”霍定姚摇头,眨眨眼示意红素。红素从后头捧着一个七分卷轴上前,霍老夫人身后另一个大丫鬟鸳鸯见了,赶紧帮衬着。两人一左一右,把纸轴打开。只见上面稚嫩的笔迹抄写了一首《诗经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天保定尔,俾尔戬穀。

  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霍定姚指着上面,一字一句念完,道:“那几日,孙女儿替祖母祈福,空闲之余又听阐师讲经,觉得精神稍好了就温习功课。说来也奇了,温书之后,不像以往一般觉得厌烦,反而觉得神清气爽,心境似乎朦朦胧胧明了什么,具体是什么又说不明白。只好借大圣之人之吉言,誊写一遍以示孙女儿的心意,再借这祈福的头节,一愿祖母福泽绵绵,二愿霍府皇恩庇佑,三愿亲人平平安安!”

  霍定姚这话是十分真心,霍老夫人自然也听得真切,本就是她最疼爱的孙女儿,眼下更流露出十二分的宠爱。众人也在一旁跟着称赞,气氛又活络了起来。

  霍定姚念诗的时候,用的是左手。霍老祖宗的目光,自然就落到了她手腕处那个金镯子上。

  ☆、第06章 生变

  霍老祖宗还没说什么。王氏正暗自撇嘴,自然抓了机会,开始唧唧歪歪了:“哟,这不是去岁老祖宗赏赐给姚丫头的吗,平日里不见拿出来,我们眼皮子浅,想见识一番都不成,原来这是要讲究个缘由的,眼下才正当其时。”

  三房的王氏刻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她自称眼皮子浅,实则大家都知晓她那点显摆的心思。王乃大盛王朝的大姓,这王氏的家族还真算得皇族旁支。她的母亲乃先帝庶妹,虽然其母身份低微,但正是如此,皇帝反而让这旁支兄弟留在了京城。因此,这王氏打小便常在宫里走动,算是看着太子出生长大,得了太子的亲厚。否则,以她的出生,见了皇子还要下跪行礼,哪里来的以长辈自居。

  霍定姚在心里腹诽,先帝把自家兄弟斩杀得几乎干干净净,最后拿一个庶出的表兄弟来标榜自己“兄友弟恭”,实则这王氏娘家过得紧巴巴的,生怕引了正支的猜忌,守着一栋宅子和几千亩瘦田,每年靠朝廷发俸例养着,门楣装点还不如如日中天的霍家。不过,王氏还真敢在脸上贴金,扯了虎皮做大旗,在霍府里横着走惯了,别房的都有些怕着让着她。

  果然,霍母只是微微不悦,到底还是没对这半个皇家儿媳妇训斥什么。只道:“姚丫头心里有我这个祖母,她戴或不戴,我都明白。”

  王氏双眼紧盯着金镯子,再看旁边自己的女儿低垂着头,像个木讷的锯嘴葫芦,呆呆坐着,也不懂上前讨老人家欢心,这内心之气就不打一处来。那个镯子得多金贵啊,若逢三差五得一个,戴出去也是为自个儿的争脸面的。

  想着,更不依不饶道:“老祖宗也别笑话媳妇儿。只是咱们纤丫头心里也敬着老祖宗,一直想借姚丫头的镯子来看看,回头让匠人把她那副花叶莲雕的给融了,比照着姚丫头这幅来打。”

  霍有纤抬头,咬唇小声道:“母亲,我没有这样想……”

  王氏狠狠瞪了她一眼,拔高了嗓门,道:“怎么没有?!借来瞧瞧而已,又没有说不还了?!”

  六少爷霍有昊不明就里,也跟着接嘴:“母亲说得极是,这镯子比姐姐往常带的漂亮多了,借十妹妹的来打一副有什么问题吗?”

  霍有纤委屈地低下头,红了眼眶。

  众人看着这一幕,都埋头闷笑。四房的妫氏最年轻,一时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霍老夫人瞪了她一眼,又暗自摇头,回头对霍定姚慈爱道:“体谅这老三媳妇儿的心意,就借你五姐姐一瞧罢了。”

  霍定姚闻言,低垂了头,手指在金镯子上面抚弄了记下,似乎是要把它取下来。正当大家都以为霍定姚会满口答应。谁知霍定姚却突然紧张地捂住了金镯子,甚至把手藏到了背后。

  王氏一愣,脸色一下就垮了。霍老夫人也微露不快,虽然三房的不得理,哪有当长辈的伸手要小辈子的东西,但是她们也寻了个敬着自己的理由,还有自己也发话了,满屋子的人都看着呢。

  妫氏使了一个眼神给自己的女儿,霍荣菡排行老三,肤若凝脂,眸含春水,小小年纪便有一股风韵,就是眉梢间像极了妫氏,隐含了几分犀利,生生破坏了她的秀美。不过因着说话讨巧,倒是除了霍定姚之外府里颇受宠的嫡女。

  眼下,她正对着霍定姚巧笑盈兮,道:“十妹妹做什么这样小气?不过是你五姐姐拿去把玩一番,既然祖母都开口了,你又何必这样不痛快?”

  却见自个儿的弟弟霍荣轩微微皱眉,一脸不赞同的看着自己。霍荣菡心下不快,冷哼一声撇过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