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1 / 2)





  丰州在哪里?莫说霍定姚没想法,其他奶奶们更是不清楚。霍五爷倒是还知道一二,这丰州在东越,距离盛京可以说是一北一南,相距甚远。

  英王妃身边那黄瘦脸婆子顿了一下,见场面冷清,便插请罪道,“老奴听得王爷提过,丰州虽然比不上苏州、扬州风光旖旎、物产丰盛,但是因着临近海边,又是通往琉球的一个出海口,确也不比得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镇。加上一年四季,春夏绵长,便是我们王府,也在那边有一个据点,派了二三十人在庄子上打点,往年送到霍老祖宗处的芙蓉李和茉莉香片,还是这个庄子上的特产呢。”

  霍老祖宗听了,倒是叹了一句,露出一个笑容:“如此,也算是活人可以勉强讨生活的地方了。”她又道,“我知道你们心思重,不过既然英王府也在那边有庄子,说明这地方的境况,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差。”

  霍定姚也跟着点头:“祖母说得对,那边不是还有英王府的庄子吗?我们去了那边,自然还算有依靠,也有人手帮忙。还不会断了同盛京的联系呢!”

  英王妃子便笑了,摸摸霍定姚的包包头,“我这大房的侄女儿是个机灵的。”她转脸正色道,“这也是王爷的意思,丰州虽然不在王爷的名下,实际却算是王爷的地界,那里的官员都要看英王府几分薄面。母亲和兄嫂们去了那边,定然不会吃亏,生活上我们也派人传信,提前打点仔细。更重要的,等这事情平息后,过个三五年,再想办法为侯府复名也不是不可能的!”

  霍大爷顿时激动起来,其余几房的人听见这样的好消息,脸色都带了兴奋的神情。霍定姚虽然皱了一下眉头,不过想着那都过了好几年了,也放下了这层担忧。毕竟侯府若真能正名,她也是乐见其成的。

  英王妃顿了一下,语气更加轻快道,“至于这一路上,霍府的人又不是重犯,大理寺也只会派两个人跟着,确定你们是规矩去了丰州便完成了任务,只有打点得好,一路上甚至不会为难母亲和兄嫂们,还能用雇车辆和马匹……”

  在一旁从头到尾始终都十分安静的王氏,却突然抬起头,打断了她:“何必要等上三五年那么久?如果真是像英王爷查明的那样,我们霍家可以大大的功臣!”

  她见众人一副不明白的样子,不由得握紧了手里的道,“你们想,如果不是我们霍家的大姑娘在那晚缠住了太子,太子岂不是正好回了东宫,中了歹人的毒计?现下有没有性命,都是难说的了。这样来算,我们不是有功,难道还有过了?”

  ☆、第68章 口角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这样一说,好像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啊。

  的确,如果不是王氏带了霍元姬进宫,霍元姬因缘际会之下遇见了太子,不管是她主动勾引的,还是太子只是以礼相待,总归太子与她就这样留在了暖阁,吟诗作对风雅异常,虽说最后喝醉了酒闹出那些笑话,可这跟太子被谋害丢了性命相比,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

  他们永定侯府确确实实是天大的功臣呀!

  王氏见大家神情都开始动摇,不由得嘴角翘了翘:“方才英王妃也提了,太子虽然没有纵火的嫌疑,但是因着东宫有背主的奴才陷害了他,恐怕圣人一时对太子还在气头上,连带的也对我们为太子‘求情’看不过眼。所以根本没有想起当夜是我们侯府救下太子一命!若我们就这样离了盛京,可就是天大的冤枉了!”

  妫氏急忙附和:“母亲,三奶奶这话说得在理。虽然她一向胳膊肘朝外拐,不过这次倒是真心实意为了咱们着想。这样一来,我们侯府实则不仅没有过错,反而是有功劳的呀!”

  霍老祖宗脸上出现了动摇的神情。几个媳妇的话虽然在理,可是要抗旨不尊,这不是自己又给自己添一笔罪责?但是话说回来,亲眼见到祖宗基业败坏,她也是无颜面对,更何况,这事情,也确实是他们侯府占理。

  王氏添了一把火,起身跪了下去:“以往是媳妇儿过于冒失了,总想着让老爷们在前朝根基不稳,若是侯府要保得百年基业,甚至再像曾祖辈一般荣耀,总得另作打点,却不想是用错了法子,还连累了母亲和兄嫂们。可媳妇的心是一直放在侯府的,这点若是虚假的,自请天打雷劈!我们就这次,可真不能错失机会啊?!”

  说罢,眼圈一红,伏地长跪不起。

  霍老祖宗也动容了,擦了擦眼泪,“好,好,你不用多说。我知道你是个好的,过去的就不用再提了。”她看了邢氏一眼。邢氏急忙轻声劝了王氏好几次,王氏才颤颤抖抖地站起来,重新座到了一旁。

  霍定姚被眼前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王氏罪行累累,这……这就算冰释前嫌了吗?她还在牢里差点泄露了霍府的机密呢,她口口声声说什么一心为了霍家,这里面不知道要打多少折算吧!

  她身子一动,刚想开口,王氏竟然一眼射过来:“姚丫头难道不想咱们留在京城吗?也对,小孩子心性,以为流徙就跟游山玩水一般,根本不能明白我们一去,可能一辈子就回不来了!”却是想把她的话给堵回去。

  霍定姚却偏不吃她这一套。盛京有什么好,就是应该避开这些争端才对,不过她心里再这样想,可不认为她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会被接受。

  不过揭发王氏的私心,这点她还是可以做到的。她撇撇嘴道:“要怎么做,也是祖母和父亲伯父们商议。可是三伯娘的话总觉得像是让咱们能留在盛京,以后和桂康王府再一起帮衬太子呢!”

  邢氏大惊失色,一把拉过了她:“你这孩子,在胡说些什么?!你听得了几句赞扬,竟是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了!”

  “我说的可都是事实!”霍定姚争辩道,“你们忘记了,我们在牢房里的时候,桂康王府不是有个婆子进来探监吗?我可瞧见三伯娘半夜偷偷拿了纸笔,像是要写什么东西,再让那婆子捎带出去呢!”

  霍大爷十分惊异,“真有这等事?莫不是你这孩子在胡说吧?”虽然是这样说着,却露出怀疑地目光盯着王氏。

  王氏脸色一白,勉强笑了一声:“姚丫头一直都不喜欢我这个三伯娘。有桂康王府的下人能进来瞧我,可能也让这孩子心生嫉妒了。那婆子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大理寺当差,也是偷偷进来瞧上一次,最后拜别我这个旧主。至于说什么捎带了消息要向外传。这种事情却真是在说笑了!大理寺是何等森严的地方,哪里是人想进便能进来,想出去就能出去的?”

  她渐渐镇定了下来,对着邢氏和妫氏道:“大奶奶和四奶奶也可以作证,之后这婆子可有再进来过?”

  在场的人都朝她们看去,邢氏和妫氏对视一眼,均是摇摇头。妫氏倒是嘀咕了一句:“不过那婆子确实捎带了食盒进来,若要藏什么纸笔,也不是不可能的……”

  霍定姚更气愤不已,捏紧了拳头。王氏竟然拿自个儿的话来堵她,真是可恶至极!不过,那婆子确实没再进来过,王氏又不可能提前通知她别再来,这样一比对,她自个儿的说辞确实也没了说服力。难怪大家都不相信她!

  “罢了,姚丫头毕竟年纪小,看错了也是有可能的。”霍老祖宗终于开口,看向了王氏淡淡道,“你这个做长辈的,就不要同一个孩子计较了。只要你没有私心,我们自然是相信你的,你也不必感到委屈。”

  王氏哽咽道:“只要母亲和几位老爷明白我这份心意就是了。其他的,媳妇儿并不觉得委屈。即便是受人质疑,也万万不敢耽误了我们侯府的正事,那媳妇儿才真的玩死难辞其咎了。”

  说着,又含了泪开始默默低垂。

  霍定姚差点没吐血,没想到,她这个三伯娘跟以往比起来,将黑说成白白说成黑的功力更加高深了。她见大人们不再理会她,又担心被赶出屋子,只好闭紧了嘴,静观其变。

  几位老爷和奶奶开始商议,最后的结果非常明显,肯定是想夺回爵位,然后重建侯府。至于加官进爵,那是霍三爷和霍四爷十分期盼的,若是皇恩浩荡,直接封赏一个闲职当当,他们就不用再辛苦地去考什么科举了。霍大爷的态度更加保守,能恢复到之前,就万事大吉。

  为此,几兄弟又争论了一番。霍三爷和霍四爷不禁又埋怨起大哥的不称职,竟然从来不肯为兄弟打点。至于谈论道如何向皇帝提出这个要求,几人倒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齐噤了声。

  王氏想了想道:“媳妇有一个提议,就是不知道英王妃肯不肯帮这个忙了。毕竟这事情,还是有风险的。”她看了一眼英王妃,继续道,“英王爷本就在负责我们侯府的案子,不如便请王爷在圣人面前提一提,至于结果如何,我们也不苛求!”

  英王妃脸色难看了起来。这种事情,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回答?她身份再尊贵,那也是仰仗了丈夫的宠爱才得来的。可若是一口回绝,又叫她将娘家人置于何地?便一时间犯了难,没有贸贸然开口。

  “我觉得王妃也不用为难,”妫氏看出来了英王妃的局促,眼珠子一转,插嘴道,“这件事情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我们侯府是为太子求情,这才被圣人迁怒不喜的。若英王爷直接查清楚了,太子根本就是忠孝纯良的,那我们的求情,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了。反而还是忠君爱国呢。”

  她这话一出,霍定姚和英王妃齐齐变了脸色。英王妃想的是,为了将霍家摘出来,英王爷已经是在刀尖上行事了!若还要扭住太子的事情继续查,皇帝对英王爷会怎么想?

  而霍定姚却到了另外一点,王氏果然是要借助英王府的手,将太子保全。

  只不过,为什么提出来的是妫氏,难道她这个四伯娘,也同王氏结盟在一起?!

  只有王氏,她瞥了妫氏一眼,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又十分迅速地隐藏了下去。继续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英王妃断然否决:“此事万万不可!圣人早已收回了英王府的行使权,根本没有下令要王爷继续彻查太子的事情。王府在朝堂上根基原本就浅,若要将太子的事情揽到自个儿身上,岂不是同圣人作对?”

  她忍不住向霍老祖宗澄清,“母亲,您也知道,这事情并不是女儿想做就能做的。”

  妫氏急了,她还在为自己抢在王氏前面,想了个万全的主意而洋洋得意呢:“王妃说的是什么话?哪里需要英王爷和圣人对着干,只要英王爷私下偷偷调查,待查明了真相,再启奏上报,圣人自然会记得王爷的好!六姑奶奶该不会怕惹祸上身,就想撇开自个儿娘家了吧?你也狠得下心来,母亲年事已高,这一路上还不知道要怎样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