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1 / 2)





  《倒计时》的首映式和首映安排在同一天,林景不需要靠首映式影评发酵口碑,所以这只是个启动仪式而已。

  首映式的安排毫不花哨,主创团队讲几句话,回答几个问题,便开始放映电影了。

  林景走下台,在后排找到韩铎,坐在他的身边。

  韩铎一边把水递给他,一边说:“说起来你保密措施做得真好,这么久了,连我都不知道你这部拍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有电影简介吗?”

  “鬼才信咧。”随即,韩铎就安静下来,认真地观看电影。

  包括他在内,全场所有的影评人、导演、演员、业内人士,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他们懂林景的营销手段,这是一部从去年打赢官司时,就开始宣传的电影。

  经历了中间的金幕奖风波、半年逆袭计划、电影官宣、撕逼大战……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已经提到顶点。对他们来说,这仿佛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林景卖了一年之久的关子。

  所有人都想看看,一群半路出家的外行人,到底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银幕亮了。

  画面切出第一个日历牌,5月5日,阿金呆滞无神地躺在床上。

  影评人们愣了愣,心想这部戏的主角也是绝症病患?倒是巧了,不知道林景能演出一个什么样的绝症病患。

  画面切出第三个日历牌时,大家对电影的体裁都已经心里有数,知道应该是由段落式的喜剧小品组成的。

  他们一边想着这个形式的喜剧还挺新颖的,一边拿起小本本,开始准备挑刺。在他们看来,一种用新形式搭载的喜剧,势必会充满各种问题。

  然而,让他们失望并惊奇的时候,这部戏的剧本结构竟然非常完整流畅,幻想和现实两条线交织,每当幻想带来割裂感的同时,现实又带来流畅感。虽然剧情荒诞,bug却很少。

  不紧不慢铺开的叙事、接连不断抖出的包袱,让全场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充实了影评人的随身小本。

  等到剧情进展到幻想疗法的时候,他们对这部电影已经心中有数了。

  林景听到前排有两名影评人小声交流,其中一人说:“体裁新颖,故事也挺棒,总体来说做了个成功的尝试,如果按普通喜剧片标准来算,已经非常优秀了,只是欠缺点完成度。”

  另一人摇头道:“可惜,可惜啊,和哄堂大笑撞在一起。那部注定是今年的年度电影啊。”

  林景想了想,问韩铎:“你什么看法?”

  韩铎说:“看完才知道。”

  电影继续放映,阿京有了钱,捐给项目,拿到抗癌药治愈自己。一切都很圆满。

  前排的几位大导和知名影评人,皱着眉头想了想,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

  有视觉敏锐、对镜头信息敏感的导演,发现了片中暗示幻想主人公就是幻想者自己的细节,但他没多思考,以为是隐藏的伏笔,用以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的主题。

  ——是了,电影放映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的精神内核是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这个表达,胜也胜在浅显直白,输也输在浅显直白。

  韩铎的呼吸,却越来越紧张。

  起先,他只是发现这部片中的表演方式有些特殊,到后半段,才发现其中的微妙。

  他知道,这种表演方式,绝对有它的目的,所以他一直等待着。越是临近结束,他就越是紧张,因为至今——竟然直到这么末尾的地方,他都没有看到那个目的!

  影片终于播放到最后一张日历牌,观众们全程笑得很愉悦,看到主角身体报告上的数据比之前大为好转,他们的心情也变得放松下来。

  有的影评人心想,虽然完成度和内核不及《哄堂大笑》,但这部电影有它的好处。它轻松、浪漫、圆满。张三不愧是张三,拍喜剧也能把他的浪漫美学如此彻底地融入。

  一位急性子的影评人甚至直接在微博写道:正在看《倒计时》,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喜剧,它专注于表达轻松和美好,会给人带来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他刚把这条微博发出去,电影院里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他疑惑地抬起头,正看到阿京往心愿单上添加“幻想疗法”愿望的那一幕。

  “哈?”所有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又是什么意思?幻想疗法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下一秒,阿金看向那本日历牌。

  那本作为全片主线,从片头串联到片尾的日历牌。

  他嘀咕了一句“怎么放倒了”,便伸手摆正回去。

  电影结束。

  全场呆滞。

  第52章 时计倒

  没有花里胡哨的片尾, 电影一结束, 就黑屏放出了制作人名单。

  背景音乐是一首淡淡的女声哼唱, 音色质朴, 仿佛能引领观众回归本真。

  因为结束方式很简单, 没有分散观众们的注意力,导致所有人依旧沉浸在电影最后一幕,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窒息地想:为什么要把幻想疗法写到心愿单上?倒置的日历牌, 究竟意味着什么?

  制作名单播到一半, 黑色的背景上出现了变化,淡淡的灰色细线从边缘逐渐汇聚, 汇聚成一个个阿拉伯数字的样子。这些数字不时跳动着, 做出一些镜像或倒置的变化。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背景动画,它把问题的答案, 清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电影中的日历牌时间,全程都是错的。

  “啪!”手机掉在地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是那位迫不及待发微博的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