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它竟然向南飞去了!

  林景几乎想要冲动地跟上去, 幸好韩铎及时攥住了他的手。

  “别急,我先去看看。”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了送行人群。幸好这个场合庄严肃穆,不会有人太过关注他的动向。

  等追悼会结束, 已经是半小时之后了。

  林景尽量不引人注目地走到一旁,给韩铎打电话,“喂,怎么样?”

  韩铎刚把车开向盘山公路,抬头望了望颜色晦暗的天空, 说:“情况不太好。你那边结束了?”

  “刚结束,怎么回事,你在哪?”

  “我在京郊,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儿的村子里,这有个土山。”韩铎说完给他发了定位,“你来的时候小心点,这里封山了,我正在想办法进去。”

  “你别冒险。”林景立刻跑了起来,“我这就到,等我一起。”

  等他到地方见着韩铎,又是半小时过去了。

  这是一座看起来有些荒废的村子,人烟稀少,房屋也松散,很难想象京城附近居然会有这样的地方。

  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山的途径有两条,从村子里踩小路上去,或顺着盘山公路开上去。但现在都被铁网封住了。

  林景抬头看了看山顶,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毫无异状,可是在他眼中,那里正发生触目惊心的一幕——山顶方圆一里地的范围,仿佛都被什么东西包围起来,庞大的愿力团正在冲击那层阻隔,拼命挣扎着想要撞进去。

  两人不敢耽搁,分头寻找上山的突破口。铁网能拦住公路和村子,总不能把整座山都围一圈。

  很轻易地,他们从边缘的小树林里穿了过去,同时也在心里明白,外面的铁网只能拦住一些路人,拦不住真正想要进山的有心人,因此,后面肯定还有防守。

  两个人一前一后在林子里开路,突然,走在前面的韩铎停住了。

  他皱眉道:“这个地方,我们之前来过。”

  林景完全认不出周围哪儿是哪儿,不过他很信任韩铎,“鬼打墙?”

  韩铎现在虽然不能修习玄学,但理论知识异常丰富,他带林景走了一圈,在第三次走回同样的地方时,得出结论:“精通阵法,亲近自然,利用草木山石布阵,很像正一道那些道士的做派。难道是有道士在山上做法?”

  他虽然看出鬼打墙的成因是草木阵法,但并不能解开。而且,一旦解开阵法,就会惊动布阵之人,很可能打草惊蛇。

  林景闻言,走到前面开了天眼。

  破妄眼能见到万物本源,当然也包括一棵树、一座山。

  在天眼的作用下,他自然看到了山林的本来面貌,不用破阵也可以通过。

  他没有回头,以防被韩铎恶业所伤,只是向后伸出了手,道:“牵着我。”

  韩铎还以为他害羞了,贼兮兮地瞅他的耳根,老有种那里红了的错觉。他搭上林景的手,也不好好牵着,偏要和他十指相扣,还用指头尖在人手心里轻轻挠了两下。

  林景撒手锤了他一下,才粗暴地用正常姿势重新牵住他。

  走了没两步,不知道为什么,两人又变成十指相扣了。

  好不容易走出山间迷阵,林景收回天眼。在天眼关闭的最后一刻,一副突如其来的明悟,闯进了他的脑海中。

  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幼小细弱的龙,浑身散发出浓黑的怨气,在这股怨气的作用下猛然爆开。

  这幅明悟就像某种幻觉,之后,不管再怎么开天眼,他都没有再见到。

  两人在密林中用最快的速度赶路,好不容易登上山顶,却见树林的边缘,一颗颗树木上都系了数条红线,红线缀着铃铛,纵横交错地拦在前方。

  “红音煞。”韩铎拉着林景躲在一颗粗壮的树干后,凝重道。

  “那又是什么?”

  “一种杀人的术法。”韩铎说,“做煞的线需从行过白事的丧服上拆下,在枉死之人的血中浸泡七七四十九天,每一天都要加持咒决。线上挂着的铃铛,要用死去没多久的动物骨头做,有保质期,过期必须更换。甚至……用和血液同出一源的人骨来做,效果最好。”

  “红线布好后,一旦被人碰触,线里的怨气催发整个线阵无风自动,附着符咒的骨铃会发出一种能伤人的音煞,被煞住的人,轻则神志失常,重则心悸而死。”

  他想了想,觉得怪异,“这么阴邪的术法,不可能是那群道士用的,难道竟有人既学正一道又学邪术?”

  他和林景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个人——收集万法的韩尽。

  “这玩意儿该怎么破,堵住耳朵闷头冲?”

  “音煞是煞气,和入不入耳没有关系。教科书上说了三种解法,想办法化煞,或用至阳至刚的法宝斩断,或直接解决施术之人。”

  很可惜,两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玄学根基,和这三种方法无缘。林景倒能画几张抵御煞气的符,但没有善业的韩铎根本用不了。而且一旦惊动线阵,也相当于惊动了里面的人。

  “不慌,有办法。”韩铎说完,一回身扎进了林子。林景认得他去的方向,那边有一座村里人修建的棚屋,用来给上山的人休息,里面放了一些工具。

  不一会儿,韩铎拖着一副梯子跑回来,把梯子搭在捆绑红线的树干上,从容爬了上去。

  林景:“……行。”

  翻过树干也就翻过了红线墙,终于来到山顶的核心部位。

  外面是一块地势奇异的凹陷平地,两人借山林边缘藏好身形,看到了那令人心惊的景象。

  一方莹白温润的圆形祭台蹲立在山顶中央,仔细一瞧,竟全是由玉石堆砌而成的。

  祭台上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插着一面猎猎作响的血红经幡,幡声在四周低沉念经声中滚滚而来,一浪接着一浪。

  祭台四周,由上而下设了三层坛场。外坛即为平地,地插花柱,安纂二十八枚,四个方位摆着四方供台。每座台前都有个道士打扮的青袍人,正在踏罡步斗,四个人分别手执法尺、法印、桃木剑和檀香如意,颇有种神秘的美感。

  中坛高于外坛,安纂二十四枚,地上盘膝坐了一圈青袍人,正在念动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