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1 / 2)





  柳三郎也被锁在了自己房内。

  眼看婚期将近。

  ☆、第23章 番外之柳家幼女五番外完结

  大婚之日,

  十里红妆。

  只是抬着花桥的队伍,途经衙门前,忽然花桥里面响动起来,猛地轿夫抬不住花桥的动静了。

  花轿一倒,轿夫跟着跌倒。队伍里被轿夫和花轿带得倒了一片。

  顿时队伍骚动起来。

  “啊呀!”人们纷纷喊叫起来。

  那个从花轿中爬出,跌跌撞撞起来,披头散发的女子是谁?

  一身的艳红,是新妇!

  那新妇,在一片哎哟倒地的混乱中,直奔衙门的登闻鼓而去。

  登闻鼓响了起来。咚咚咚。

  衙门的人开了门一看,顿时被眼前的场面吓

  了一跳。

  那新妇艳妆浓抹,却遮不住憔悴,她敲罢,登地扔下木捶,喊道:“民女有冤!”

  ――――――――――――――――――――

  京城的知府不好当。顶着柳李两大家族中人难以言语的目光,那知府咽了一口唾沫:“台下女子,状告何人?”

  “一告柳家,草菅人命,逼死佃农无数!”

  “二告柳家,強夺亲妹策论,弄虚作假!”

  “三告世道荒唐,不许女子科考,埋没英才!”

  知府想:“原是个疯妇。”

  这场闹剧,最后知府格外善解人意地让柳李两家把这个“疯妇”带回家去。并格外“宽容大度”地表示:鉴于此女子发疯,这登闻鼓便敲得不算数了。

  这样的新妇,李家说可不敢要。因此当晚第二天,就悄悄一顶小轿子,抬回了柳家。

  让柳家,自己“处理”。

  然后李家只是对外表示新妇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在内宅。

  满城百姓都好奇当日拿喊冤的新妇到底要喊什么冤。只是知道内情的柳李两家,都齐齐闭了嘴,严令当场的族人不许言语。

  从此,这个少女便在两家成了忌讳。

  身体虽然虚弱,却一直不至于卧病在床的柳玉烟,被悄悄地送到了一个偏僻的院子里锁着。

  据说开始病得厉害起来。

  那是在冬天的一个日子里。

  冷得厉害。因此看守的仆人们都去躲懒了。

  柳三郎费劲心思,终于在那一日悄悄翻了进去。

  只是一见妹妹的面,他骤然大忪,几至泪下:“玉烟,玉烟,何至于此……”

  床上那是一床破烂的棉絮,躺在破烂棉絮堆里的柳玉烟形销骨立,病得几乎不成人形。看见柳三郎,她惨白的脸上竟然有一丝微笑:“阿兄,你来了。”

  柳三郎又怒极,又是悲极:“我……我去给你拿我房里的锦被……”

  柳玉烟阻止:“不要。阿兄。是我说,我再不愿用柳家的那些所谓富贵东西。”

  她费劲力气要坐起来,却坐不起来。

  柳三郎连忙上前,把她靠在自己肩膀上。脱下外袍裹在她身上。

  她的面容惨白得不见一丝血色,嘴唇青紫,目光却极黑极亮:“阿兄,我痛快。我痛快。终于当着所有人的面,喊出了我要的。”

  柳三郎颤着声音:“你太傻了。”

  柳玉烟笑道:“阿兄,你还记得我小时候那一年吗?阿母带我们去看庙会。”

  柳三郎听了,发愣。半晌,低低说:“自然记得。”

  他们与大兄是一母所出。他和玉烟是龙凤胎。然而他们兄妹出生的时候,爹正欢喜一个外头的女人。

  阿母难产惨叫,几欲身死的时候。爹却正在为那女子描眉,一派恩爱。阿母刚从死地里挣出命来,爹就就装作去关怀爱妻的模样,旁敲侧击,问接这女人入府的事。

  因此阿母生下他们,自此就对爹心冷了。连带着,也不喜欢他们兄妹,在接二连三的妾侍进来后,阿母更是堪破红尘,住到了柳府的庵堂里,镇日吃斋念佛。

  除了没剪头发,就和出了家没甚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