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章(1 / 2)





  ☆、第71章 无盐女(七)

  卫九娘是一个裹小脚的抱小姐,又常年体弱多病,连做拿起针线都会手抖。

  她苍白瘦弱,只有一双天真多情的眼睛,是自由的。

  这是一个注定是要一生在别人的怀抱里、床榻上,无所事事消磨完一生的深闺女子。

  这样一个骨瘦伶仃,脸色苍白的女孩子,就这样地躺在榻上,在病中拿棋盘演练,用瘦削的手,移动着祖母叫人制作的简陋的沙盘,学完了祖母的侍女口授的跟兵法有关的大部分知识。

  她病弱的面容上一片惨白,却只有一双天真多情的眼睛,每次演练的时候,就黑得几乎发亮。

  那时也正在闹倭寇,有将领在平叛。

  老祖母的侍女李妈妈曾跟着老祖母的父亲吴将军打过仗。刚好现在这位将领,曾是吴将军的部下。

  九娘仔细地问了交战双方的人数、组成、来历、打仗地点、环境,兵器、又预估了天气等,说出来一句话:“必然输。”

  这次打仗的过程、结果,跟才八岁的九娘,预料得一模一样。

  这个裹着小脚的闺阁弱女,却是个不世出的兵法奇才,名将种子。

  那一天,老祖母搂着她豪淘大哭。

  九娘听见老祖母出了她的屋子后,哭着对李妈妈说:“如果是个男娃多好。定能继承阿爹的遗志,重振我吴家军,建功立业,驱逐倭寇,使百姓安居乐业。洗刷我爹的冤名,使忠勇牌坊重遍闽南。可惜……可惜!”

  小丫鬟说,九娘大概还是听见了。

  但等祖母进屋来看她,她只是灿然一笑,伸出刚刚推演过沙盘的稚弱小手,摸摸祖母湿润的眼角,说:“阿麽,不哭。”

  后来九岁的时候,祖母去世了,她就搬回去跟母亲住。

  爹妈差遣女教养,教她女红女诫,她也学得和兵法一样认真。

  慢慢地,她的爹妈也开始爱起她来。

  虽然她们爱她的方式。就是叫她更淑女。

  十二岁的时候,九娘跟着堂婶去不远山上一座庙里还愿。

  那一天,雨下得狂。庙里的芭蕉树都被雨打得七零八落。

  没法子,只得寄宿山庙。

  谁料庙宇附近,竟然闹起倭寇。

  九娘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倭寇”。

  这些“倭寇”,却全是穿着破烂的闽南衣衫。说的都是汉话。他们骨瘦如柴,其中很多人生着血吸虫病,长着大肚子,手上拿着树枝做武器,病得步履蹒跚。甚至比九娘还瘦。

  丫鬟和堂婶吓傻了。

  幸好有驻守的将领人听说卫家有女眷被困在了这,赶忙地赶来剿灭倭寇。

  她们躲在庙里,看到外面,很快这些“倭寇”就被剿灭了。一个个被押送着离开。也有当场被打死的。

  将领隔着门向她们告辞了。

  堂婶哆嗦着要带九娘离开的时候,听见九娘说:“婶婶,他们是汉人百姓。”

  堂婶满肚子的憋火:“是倭寇。只是学了汉话!”

  九娘说:“他们得的是江南闽南一带百姓得的大肚子病,说的是流利的闽南各地的土话汉话,穿着闽南的衣衫,长的也是汉人模样。却是倭寇?”

  堂婶瞥她一眼:“是倭寇。”

  九娘看堂婶发了火,就绞着手指。不再说话。

  后来九娘才听说,那个将领是孙家人,他向上报告,说是剿灭了一股倭寇,奉上一串人头,得已官升一级。

  后来九娘又听母亲说,闽南今年闹灾,又闹大肚子病,各地的收成不好。

  而卫家里人口众多。为了维持家用不差下去,家里决定再增收一成地租。

  各大豪族、大乡绅纷纷响应了这个决定。

  就在这个决定做下去没多久,“倭寇”之乱又开始了。

  而且越演越烈。

  上报给上皇的闽南乡愿书是这样说的:适逢灾荒,乡族仁慈,减免税负。奈何倭寇之乱,致使慈忍乡族施粥济民,亦无济于事。

  九娘却隐隐明白了近年“倭寇”越来越多的缘故。

  小少女幼稚的还只冒出个苗苗的理想,一下子就枯萎了。

  她在老祖母牌前三叩首,不再拿起沙盘演练。

  拿沙盘、拿吴将军留下的兵法,演练剿灭这样的“倭寇”,没意思。

  她默默湮灭了沙盘之后,没几天,传来孙七郎的死讯。

  孙七郎死了。孙家放出话来,希望九娘另择佳婿。

  孙七郎死后的第五天,卫家的族长、堂叔伯、宗亲、族长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众多人等,围着九娘,围成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