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1 / 2)





  她们的反常招来了其他观众的好奇,不禁也大感兴趣地向中国队的格间看去。当他们看清萧可在做什么,讶然惊呼和抽气声顿时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受到观众影响,背对格间的评委们也有些坐不住了,纷纷扭头看去。这么一看,视线不由也胶住了。刚才对中国队的轻视,也随之不翼而飞。

  只有年迈的博古斯不为所动,依旧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

  自从上个世纪创办比赛以来,他与无数厨师打过交道,见过无数种千奇百怪的烹饪手法。一个二十出头、而且并非专业出身的年轻人,还没有足够的份量打动他。

  不过,想到这年轻人的遭遇,博古斯心里不免有些同情。那两份食谱他也收到了,确实别出心裁,成品照片亦是教人惊艳。如果能顺利做出来、并且味道和外观一样出色的话,他一定会给个高分。

  可惜的是,在这场精益求精的比赛里,美食除了让味蕾得到无上享受之外,外观带来的视觉惊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事先曝光的菜谱,就像提前泄露的考题一样,哪怕再好,也只能遗憾地放弃。

  从评委观众的反应来看,这年轻人似乎另有后手。但,博古斯不认为临时替补的菜谱可以胜过精心准备的原品。

  过得片刻,注意到其他人逐渐收回视线,只有女性观众们**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中国队的方向,博古斯不禁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不过如此。

  以他的年纪与见识,世上几乎没什么事再能给他带来惊喜,一切尽在预料之中。博古斯轻轻摇了摇头,戴上老花眼镜和耳机,一边旁听组委会讨论如何处理日本队,一边再次翻看秘书准备的参赛者资料,把早就烂熟于心的各队详情又重温了一遍。

  资料刚翻过一半,一阵郁厚浓馥、堪称霸道的香味忽然从格间飘了过来。像一支士气高昂的大军碾压过境。霎时间,所有评委都臣服在这香味之下。就连前排贵宾席位的观众也忘形地站起身来,向香源张望。

  能坐在这个位子上的都是活跃在一线的美食评论家或喜爱美食的老饕,每届都会预订贵宾席位。格间离这里颇有一段距离,以往比赛时,菜品的味道基本传不到这边。嗅到那股出奇浓郁的馥香,他们不禁露出好奇而向往的表情,只恨不能一探究竟。已经有人暗自决定,要在比赛结束后邀请这位年轻的华裔厨师到家中一展厨艺,报酬好商量。

  他们的反应是普通观众的风向标。虽然后面的人嗅不到香味,但发现连见多识广的贵宾们都一脸好奇,便也跟着将注意力再度集中在中国队身上。

  一时间,不但观众们目不转睛,距离萧可最近的评委们更是心急火燎。如果不是碍于规定,他们绝对会一窝峰地过去围观。可惜他们此刻只能坐在椅子上,用和女子们一样火辣的目光紧紧盯住中国队的格间,全然忘了之前他们压根不看好萧可这一组。

  此时,组委会恰好争执到关键地方。日本队的行径太过恶劣,必须处罚,但因为从未有过先例,会员们不免就具体处罚标准展开争议。

  博古斯原本听得专注,但愈来愈浓的醇香占据了他的五感,耳机里的讨论忽然变成了杂音,甚至连观众们的惊呼声也在淡去,他的所有注意力都被身后那霸道张扬的香味吸引住了。

  浓酱、豉汁、卤汁……博古斯单凭香味就能分辨出菜里用了什么调料,但却想不通,这些普通的中国调料是如何调合出这样的奇香,甚至连抽油烟机都无法带走它的魅力。

  要不要打破规矩回头?

  博古斯犹豫了一下,只觉实在难以抵御香味的诱惑。

  把资料放回桌下,他刚刚动了一下身体,便听和其他人一样、陶醉于香味同时又好奇无比的司仪宣布道:“各位观众,中国队的菜肴已经亲和力好了。”

  比赛进行到现在也就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而已,其他队伍还在忙碌。

  看了下腕表,博古斯打消了回身的念头:气味出众,味道寻常的食物他见得多了。美食需要精雕细琢,这么短的时间,中国队能拿出超高质量的菜品么?他表示怀疑。

  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位创始人的冷淡。司仪话音刚落,立即有一位资历极深、连续二十多年被评为米其林三星大厨的评委说道:“有请中国队。”

  听到翻译过的邀请,萧可和周孚压下心底最后一丝紧张,在司仪的引领下,各端着一只托盘走上铺着红毯的主台,把菜品放在评委席旁的小桌上,又由司仪依次端到众人面前。

  随着这番动作,评委们终于看清,刚才勾得他们失魂落魄的究竟是什么美味。

  那是一盘外圆内方,金黄微焦的炸肉片,每片约有半指厚,鸽蛋大小。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稍硬的表皮上凸着一点点芝麻般的小泡,衬着下面古朴方正的汉字,格外薄脆油润,似乎一触即酥,下面的厚肉则通透泛黄。

  肉片在方盘里分别交叠成两列,酒红色的酱汁浇淋其上,在末端挤成流苏状。间中点缀着嫩色青豆,十分精致。让人一眼就联想到中国特有的工艺品。

  评委们见过无数摆盘比之更加精美华丽的菜品,但无一例外,都不如这份浓香飘溢。强忍着马上品尝的冲动,评委问道:“萧先生,这个造型很有中国味道,请问代表了什么?上面的文字又有什么含义?”

  由于萧可是主厨,所以他只询问了萧可,暂时没有提到周孚。

  听罢司仪的翻译,萧可介绍道:“这是我们中国的五帝钱,外形出自秦、汉、唐、宋、明时通行的货币铜钱,由秦至明,纵贯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上面的文字是当时帝王的年号。民间用红绦将它们串结在一起,挂在家中,有吉祥祈福的寓意。”

  场合不允许,萧可便没有详细介绍五帝钱分别对应的是哪五位帝王,但那句两千年历史依旧震住了评委。

  没想到中国人随手一件装饰品都能追溯到如此悠久的时代,评委不禁肃然起敬,“我小时候读过马可波罗记载的唐朝盛世,以前去中国旅游时,也看过你们秦代的兵马俑。我虽然没听说过另外三个朝代,但应该也与秦、唐一样伟大。萧先生,你这道菜可谓是匠心独具,请问用了什么原料?”

  “仔猪大脊。”萧可也是看到主办方提供的食材里,有刚刚出生的小仔猪,才临时起意决定做这道菜。

  仔猪本身肉质嫩滑,萧可又精心挑选了外皮最为软嫩的脊部,切成连皮带肉的薄片,加入调料搓揉许久。待味道完全渗入肌理,再修成铜钱造型,并在上面穿孔刻字,最后才送进烤炉。

  法国当然也有烤猪排,但评委们还从没见过哪家餐厅、哪位大厨能将排肉料理出如此香味。相比使用昂贵食材轻易炮制出的美味,将寻常食材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更能证明厨师的手艺。

  问清原料之后,不只评委们愈感兴趣,就连一直老神在在的博古斯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才招了招手,立即有评委将帝钱乳猪端到他面前。待他叉起一片,那人又将盘子递给别的评委,依次分尝。

  博古斯将乳猪举到面前端详片刻,见上面雕刻的汉字笔触流畅,转折纵横挥洒写意。虽然他不懂中文,也能看出刻字人功力不俗。不过,怎么这字似乎和刚才装在盘中时有点不一样?

  略一思索,博古斯强忍住品尝的冲动,向负责拍照的工作人员说道:“把照片给我看看。”

  和照片一对,他这才发现了刚才被忽略的细节:五枚小小的铜钱上,镌刻的文字甚至字体都完全不同。有的古朴浑厚,有的风流清丽,把不同朝代的特点完全展现出来,用心细腻。

  而且,能在小如鸽蛋且软滑无比的皮质上刻出风格迥异、却同样漂亮的字,足见萧可刀功之精湛了得。

  不知不觉,除了香味之外,博古斯又在心中给他的刀功打了一个高分。同时也不免遗憾:贪看外形,耽误了一会儿,烤肉已经凉了些许,味道肯定不如刚刚出炉时好。稍后在点评味道这一项上,得优先参考其他人的意见才算公正。

  这么想着,博古斯将肉片送进了口中。

  随着牙齿咬下,表皮鼓起的油脂薄泡在口中迸裂开来。瞬间传到舌尖的酥脆香浓,让他惊异地瞪大了眼睛:烤肉不都该是外焦里嫩、厚质微筋的么?怎么萧可做的这份口感却截然不同?

  乍然一品,他居然尝出了薯片的香脆感。但继续咀嚼,在那酥脆表皮之下,另有一重皮类特有的胶质软糯口感,香滑嫩濡。刚想放慢速度细细品尝,稠软的胶质却已然化为浓汁,和着醇厚耗油与肉酱混合而成的鲜香酱汁一起没入齿间,余香不绝。

  外酥里糯,香而不焦,浓而不挂,哪怕变凉也不影响口感,这道菜真是太特别了!

  以往品尝菜肴,博古斯都是浅尝辄止,尝上一口便作罢。但现在一片下肚,他竟舍不得放下银叉,还想再来一份。遗憾的是,两吊五帝钱只够评委们一人一片,想多吃也没有。

  身为创始人,他可以不写评价,只作口头评论。趁其他评委们一边赞美一边埋头书写的功夫,博古斯把照片又仔细看了几遍,思考推敲具体做法。

  贵宾席的嘉宾们之前嗅到味道,已在暗自神往。现在见评委们写评语还不忘夸奖,羡慕他们的口福之余,顿时更加坚定了请萧可掌勺的念头。

  过得片刻,见众人已将写满点评的纸笺放到一边,司仪把另一盘菜也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