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二章所识非人(1 / 2)





  此间的大宋正是最繁华的时节,百万人的大都市汴京,当真是“富丽天下无”。

  刘瑜坐在青衣小轿里,好不容易挤到保康门,便有军士喊令查验。

  落了轿,刘瑜便看见军士堆里,混杂着几名皇城司的人手,看来是严出不严入,入内城的倒还好,要从内城出来,便查得极严。

  但普通百姓,不论是出门访友也好,出来做生意也好,谁没事把身份文告、官凭印信揣在身上?于是没有凭证路引的,便被军士圈在一边,教人去唤各自的坊正来领人。也有一些豪门的奴仆,在那里叫嚷着,保康门外,此时便是所谓鸡飞狗跳,乱得不可收拾。

  大致不止保康门如此,其他各门也不例外的。

  刘瑜看着也只能苦笑摇头,不是说皇城司这么做不对。

  而是汴京太庞大了!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要有效地管理它,真的是一个很头痛的事.

  要从这络绎不绝的人流里,去找寻那个细作,等于是寻找一张完全不知道长什么样的脸,谈何容易!

  他看着军士到了头前,便笑道:“学生认得那位官人,军爷唤他过来一认便可。”

  军士愣了一下,语气却是比原先好了些,因为刘瑜所指的那人,却就是皇城司派来的中贵人。那宦官便是先前跟在魏岳身后的人手之一,早就望见刘瑜了,只是不敢过来,以免到时误了事,自己要背锅,此时见那军士过来请示,便快步挤到刘瑜跟前,眼看便要抬手行礼,却被刘瑜一把扯住,笑嘻嘻问道:“前时打叶子牌,你还欠着我三两六钱银子,近来我手头紧,你若有闲钱了,便教人送去南薰门外给我便好。”

  那宦官啥时跟刘瑜打过叶子牌?

  此人却也是个机灵鬼,他连忙笑着应道:“是阿贯不好,这边差事消停些,便差人送去。”

  刘瑜点了点头,有这宦官在,军士自然便清出一条道,让刘瑜和赵原的轿子入门去。

  不知为什么,过了保康门刘瑜心头总觉得不太对。

  一路行到相国寺桥,刘瑜轻轻蹬了蹬轿,轿夫停下来,刘瑜便掏了十个大钱给轿夫:“劳烦去曹婆婆的店里,帮我买上半打肉饼;再在旁边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铺,买上一打包子,可好?只是要快些。”

  这十个大钱是跑腿钱,买东西的钱银,刘瑜自然要另外给的。

  轿夫看着有钱赚,当然不会拒绝,笑着答应了一会请同伴喝酒,却对刘瑜说道:“公子稍等,俺是出了名的飞毛腿,片刻便回!”

  一直到轿夫满头大汗飞奔回来,刘瑜仍没想出心里那点不安,是为何事。

  赵原是十分的不耐烦了,原本他和刘瑜又没什么交情,只不过他为人宽厚,可怜刘瑜一个特奏名的出身,说实话揭穿那赌摊的手脚,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才在那司录参军面前,想帮刘瑜一把。

  结果刘瑜虽然回报,拉了他一把,但却被卷入这细作大案!

  赵原当真心里有团火在烧一般,禁不住出轿,冲着刘瑜咆哮道:“去酒楼吃饭带肉饼和包子!你到底有什么毛病?又愣在这里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去大相国寺上香还愿么!”

  办不好这差事,会杀头,这个后果跟紧箍咒一样,让赵原完全失去了耐性。

  士大夫敢跟皇帝拗,那也得看什么事,要说一条鞭法或是后世的摊丁入亩、土改之类的,那士大夫的确敢喷皇帝,喷了也没啥事。一个是占据道德制高点,一个是皇帝再愤怒,总不能把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杀了吧?

  但这办细作案子,办不成必定得有人背锅,兵部那边领着差遣的文官也好,担任警卫的武官也好,皇城司的中官也好,都看着他们两人呢。

  到时追夺出身以来一切文字和杀头抄家,真是妥妥的,叫赵原如何不急?

  刘瑜倒是没有动气,微笑着抬手作揖,便入了轿,教轿夫前行。

  他在边地历练了这几年,经历了许多事,让他的心性已如钢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