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崔小云笑得双眼弯成月牙,轻快的道:“好巧,我也爱这口。”

  ……

  五个名额的事在村子里发酵的厉害啊,崔三家也没拖着,在第二天就已经将人选选了出来。

  其中两个,是和崔三家一直交好的两户人家,乡亲们知晓后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平日里关系那么好交情又深,也能理解。

  而剩下的三家,却是极少和崔三家有过结交,这就令村子里的人想不通了,多方打听后,才知道原由。

  “听说,是崔三专门跑老村长那一趟,就是去打听村子里谁家日子难过。”

  “说起来,崔三家确实心上善,成寡妇家里就一个儿子,没田没地族里人又不管,平日里只能去打打零工,还能勉强饱肚,冬季活不好找,每日冬季后他们娘两都瘦得可怜。”

  “还有六子家,爹娘早早没了,半大的小伙子还得拉扯下面两个弟妹,之前想着要不要带些粮食给他们三,别是熬不过这个冬。”

  “状子家不是,你们说他爹娘怎么就怎么狠心?一大家子就供着小儿读书,说是一定会高中,结果呢?都已经二十来岁的人,连个童生都没考到,家里大儿都快饿死孩子了,还做着梦。”

  秀婆子听着周边人的叨叨絮絮,是满意的不行,本来还怕有人没得到名额会怪到崔三家,好在都是说着他们心善,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她最后道了一句:“崔三家心善,儿女都有本事,这次能要到这么多名额,止不住下回也能有呢?”

  果然,话音刚落,个个都是挺直了背脊有些紧张起来。

  秀婆子的话没错呀,真要还有下次,谁不准就能轮到他们呢?这段时间一定要和崔三家打好关系才行。

  崔三家却不知道这些婆子妇人想的什么,而是正接待着三波客人。

  成寡妇带着儿子、六子带着两个幼小的弟妹、状子带着媳妇,他们三户算是在村子里过得最贫瘠的人家,却还是拎着篮子来道谢。

  这三份礼对崔家来说并不大,可对于三户来讲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朱大英这次选择收下,他们帮了人家忙、人家来送礼道谢,这也是一种人情世故,礼她怎么都得收,有时候收下反而更让对方安心。

  “实小子出门前就与我说了,让你们明个早上与他一同出门。”

  “婶子,我会好好干的。”六子率先说着,别看他瘦小,可力气还是有,不然也不会独自带着弟妹生活,哪怕生活得很苦,却还是好好的养到现在。

  “是是,我家小子有力气,绝对不会给崔实丢脸。”成寡妇赶紧开口,身边的儿子闷不做声,却也是重重点头。

  站在两母子旁边的夫妇都是木讷的性子,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会跟着点头。

  朱大英对这波人挺满意的,“成,那你们就好好干,实小子说了这次招得人多,十天后肯定会走一批,但活要干得好,工头也会留下一些人做长工。”

  “当真?”

  “我会好好干的!”

  几人瞬间激动,短工和长工的区别很大呢,真要当了长工,等熬个一年半载就能翻身,家里也不用过苦日子了,简直比下地种田还要来得挣钱。

  激动的同时对崔三家更是感激,已经做好了等工钱拿到就来道谢的准备。

  几人又说了些哈,便一同离开,等人一走朱大英灌了一口温开水,她道:“真爽快啊。”

  嫁到崔家这些年,外人对她的评价就是火爆脾气、不讲理、泼辣等等,就比如说先前因为闺女的事,去崔大家大骂,等崔大装个可怜,就旁人都会站在崔大那边,那个时候她真是气得要死。

  可如今风向全变了,不管是以前帮着她的还是不帮着她的,这几日对着她都是一脸笑开花的神色,果然闺女的法子好,虽然少挣了些银钱,但是日子过得舒畅啊,现在只要出门碰到人,对着她就是夸家里儿女有本事呢。

  又灌了一口温开水,朱大英对着两个儿媳道:“你们带好信了没?让你们娘家兄弟准时去到镇上,可不能给实小子拖后腿。”

  “娘您放心,我哥说了会早些去。”余氏应着。

  刘氏慢了一拍保证:“我家兄弟也是,绝对不会让二弟丢脸的。”

  朱大英满意的点了点头,十个名额五个给了村子里,还有五个就家里分了出去,两个儿媳一人一个,给了老爷子两个再有就是二房一个。

  如果不是知道了她娘做得那些烂事,这次分名额怎么都会给自家娘家留一两个,只是现在她气都没消呢,绝对不会把这些好事让出去。

  第二日大清早,天还是微微凉,崔家门口就候着三人。

  等崔三家的大门打开时,三人都冷得有些发抖,崔实便道:“你们也太早,以后晚点来,我们一同坐王叔的牛车去。”

  “不了不了,今日你带我们去,明日我们便走着去就成。”

  一人开口,剩下两人跟着点点头,虽然崔家已经包了牛车,可他们也不好意思白坐呀。

  崔实劝了几句,到底没再劝,便一起上了牛车朝镇上去。

  崔家自然不是为了崔实包下的牛车,同行的还有去作坊的崔里和崔小云,正好作坊就在去镇上不远的郊外,每日都要过去干脆就包下了牛车。

  起先他们还有些不舍得,还是崔小云说挣了钱不好好享受过日子,那挣来银钱又有什么用?

  虽然还是不舍得,不过想着让小云每日走那么远去作坊,都有些不忍心,便干脆听着小云的意思包了下来。

  到了作坊,两父女下了牛车,崔小云有些迫不及待的跑进小屋开始琢磨起来,章涡告诉她的方子要更复杂一些,不过却很详细,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楚。

  从这日开始,崔小云就一直带在小屋,每日清晨来夕阳落下才归屋,整整五日之后,小黑传来了惊喜的声音。

  在外面的崔里听到,赶紧跑了进去,门刚刚打开,就有些热意袭来,小屋里烧着炉火烘烤着半干的宣纸,而此时的崔小云正撕下一张,很显然是成功的。

  “真成功了?”

  崔小云递过去,“爹你看看。”

  崔里颤抖着双手接过来,越看越欣喜。

  家中虽然说不上富裕,却也是从小被爹带着识字,更是多次去过书铺买纸,对于宣纸的品质他大概也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