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一章老子报仇,只争朝夕!(1 / 2)





  大兴城是新城,街道宽阔,屋宇崭新,走在街道上都让人心情舒畅。

  秦风三人将骡车寄存在车马店里,便大摇大摆地去吃早饭。

  北方人喜好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其实都是扯淡,对于还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平民百姓来说,吃什么完全看有什么,对于身家巨富的世家之人来说,吃什么完全看个人喜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此事最好的诠释。

  不过大兴城附近无法大规模种植水稻却是一定的,所以大米在长安终究是个稀罕东西。

  秦风叫了三碗汤饼,也就是俗称的揪片、面片,还要了几个煮鸡蛋,随后秦风就从怀中掏出了一罐辣椒酱。

  这东西在秦家庄,至少在主宅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在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辣椒已经成为了刘婉婷、婉儿每日吃饭的必备之物,就连秦朗、秦华也拿了不少。作为秦风的弟子,魏徵自然也不会落下。

  “朗叔,多给我来点。”

  想到老干妈那辛辣的口感,魏徵不由得口舌生津,恨不能抢过秦朗手中的罐子,自己动手。

  不过秦风不傻,他可没把后世那透明的玻璃瓶带出来,而是拿了一个本时代的陶瓷小罐,目的自然是不要引起旁人的注意。

  秦风撇撇嘴,很想装作不认识这两个家伙,可同坐一桌,只能喝道:“别抢,家里多的是。”

  这话不假,整整一集装箱的老干妈,秦风估计自己这辈子都吃不完,而且放在仓库中还不用担心损坏,美得很。

  如果发动庄户们种植辣椒的话...秦风甩甩头,暂时把这个想法抛在了脑后。种子,仓库里不是没有,可如今秦家庄一大堆破事没有解决,他实在是无心顾及这个。

  别人吃的面都是白皮面,最多就是加点盐,看着便白惨惨的,可秦风这一桌却不一样,红色倒还罢了,可泛着油光是几个意思?

  顿时有人不满意了,大喊道:“店家,凭什么我们的汤饼这么淡,少了你银钱不成?”

  这个时代的香料,也就是后世的调味品,很珍贵,从名字就能听出来,胡椒、胡麻,其实就是花椒和芝麻。可带上一个胡字就说明大隋是不产这些东西的,就和清朝乃至民国时候的洋火一样,这全靠进口,价钱自然就下不来,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够消费起的。

  所以,这种大排档一样的路边摊味道其实很清淡,连油花都看不到,秦风这桌与众不同,自然引起了旁人的不满。

  里面正在煮面的掌柜头也没抬,没好气道:“那是客人自己带来的,你若是不满,便加点盐。”

  说这话的时候,掌柜有些心疼,毕竟这年头盐也不便宜,大兴城这种地方更是没有私盐可买,可为了平息旁人的不满,也只能让伙计给每人少加一点粗盐入味。

  秦风三人可不会管旁人如何,他们倒是吃得酣畅淋漓,狼吞虎咽的样子若是再加上一身破旧的衣衫,说他们是乞丐恐怕也有人信。

  吃完饭后,结账的是魏徵,用秦风的话来说,那就是锻炼他,见识民间疾苦,可鬼知道结个帐能见识到什么疾苦。

  不过老师就是这点好,哪怕说的没有道理,当弟子的也只能乖乖照做。

  掌柜没有接魏徵递过来的铜钱,而是满脸堆笑的问道:“敢问客官,那酱料是从哪里买来的,若是价钱合适的话,小店也想购进一批。”

  魏徵楞了楞,他万万没想到店家会问他这个问题,顿时就有些为难的回头看向秦风。

  可秦风只是摆摆手,示意魏徵自己处置,无奈的魏徵只好回头道:“那是自家做的。”

  能在大兴城中做生意的,自然是人精中的人精,先是看了眼魏徵,再看看秦风的穿着,知晓他们并非什么大户人家的子弟,便开口道:“小店愿意出钱买这种酱料的配方,不知客官可愿出个价?”

  魏徵有些为难,他向来只管吃,何曾管过这种事?可秦风让他全权做主,犹豫半晌,开口道:“抱歉的很,这东西颇为珍贵,我家中剩下的也不多,以后若是有机会,定然来寻店家做这个生意。”

  说完,魏徵将铜钱递给店家,昂首走出店铺,仿佛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

  出了面馆之后,由秦朗带路,三人溜溜达达便去了北城。不急不缓的样子仿佛真的是来逛街的,甚至魏徵还被秦风派去询问各种东西的价格,看好的东西买了不少,毕竟进城用的借口是买东西,总得做做样子不是?

  等到中午时分,三人来到一家酒楼。

  “少爷,就是这家,某已经打听清楚了,那柳咏德每日都来此处吃饭,今日想来也不会例外。”

  秦朗的声音很低,保证除了他和秦风之外,甚至连魏徵都听不清。

  秦风点点头,大步上了二楼。

  “客观,可问要吃着什么?小店不敢说别的,但凡客观能叫出名字来的,不管是天下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应有尽有。”

  口气不小,不过只看能在大兴城中能开起这么大的酒楼便清楚,这小二应该没有说谎。

  “螃蟹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