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折枝记第63节(1 / 2)





  安泰猛然抬眸,深深望着元子期,然而厮打与兵刃交加的声音却越发剧烈地从天牢外面传了下来,安泰知道,是追兵来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敌不过。陈统领已疾步而出,做最后的抵抗,安泰脱力地靠在元子期怀中,紧紧闭上眼睛,无论爱恨,如果这便是结局,也罢。

  然而下一瞬便有人冲进了天牢,安泰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道:“阿耶!阿娘?”

  安泰猛然睁眼,却见元剑雪持剑冲了进来,望见耶娘皆安好松下一口气,他抽出腰间削铁如泥的龙胁,挥剑便斩断了精铁所铸的手链与足链,那神情,与元郎年轻时多么相似,为何她从不曾多想。

  安泰怔怔望着长子道:“你怎会……”

  元剑雪沉声道:“高后谋逆,九殿下带人入宫,先将我救了出来,让我带人来救阿耶,幸好我来得及时,方才在外面遇到高后派来的骁骑,已将他们都剿灭。”说完他望着安泰道:“可我万万没想到,您竟然也在。”

  元子期的神情却没有一丝异样,只望着元剑雪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先带你阿娘离开。”

  元剑雪点头应了,安泰忽然顿悟,她深深望着元子期道:“这件事从一开始,便是你与小九商量好的,是不是?”

  元子期并未答话,却向天牢之外走去,不远处,元剑雪带来的霍东青捧着他的银甲银盔,单膝跪在地上。

  安泰只见元子期取过银甲,淡淡道:“从今往后,没有人可以再将你们践踏在脚下,也再没有人可以令你们心生忧怖。”

  “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罢,他披上银甲,大步向外走去。

  第113章 宫变 那指挥之人并非等闲,竟有如此应……

  安泰怔怔望着元子期风姿特秀的背影消失在狱道尽头, 元剑雪上前扶住她,轻声唤道:“阿娘?”

  安泰回眸,仔细打量他如画的眉眼, 忽然发觉长子原已长得这么高了,元剑雪望着她微笑道:“阿娘为什么这么看我?”

  安泰启唇欲言,却最终摇了摇头,这些年外面的风言风语, 恐怕他也听到不少, 想必受了委屈,却从未在她这个做娘的面前流露出半分,想到此处,安泰不禁紧紧握住他的手。

  元剑雪更用力地将她揽住,持剑护在她身前, 扶着她向光亮之处走去。走出天牢, 安泰方发觉外面已是一片狼藉。元子期已带着霍东青离去,剩余的元家部曲单膝而跪等待元剑雪发令, 方才与她同来的陈统领与万骑的武士皆铠甲染血, 显然经历过一番激战。

  地上横七竖八倒着许多血淋淋尸首, 元剑雪怕她受到惊吓,沉着挡在安泰身前。安泰却拔开他走上前,虽脸色苍白却俯身仔细查看。发觉那些人竟是骁骑,安泰不禁沉声向元剑雪道:“方才你说,宫中出了何事?”

  元剑雪低声答道:“高后谋逆, 已经控制整个禁宫, 意图令立新帝。”

  安泰闻言惊道:“那陛下呢?太后……太后如今又如何?”

  元剑雪微微摇了摇头,面色凝重道:“九殿下将我从内廷监释出之时,宫内各处要道皆由骁骑把守, 陛下与太后情况不明,生死未卜。”

  说罢,元剑雪望着安泰沉声道:“阿娘勿忧,待送你回府,我便入宫与九殿下汇合。”说完便扶着安泰向外走,陈统领犹自记得自己的使命,追上道:“末将护送长公主去丰乐坊。”安泰却停下脚步,望着元剑雪与陈统领郑重道:“不,你们都随我一同入宫。”

  元剑雪启唇欲言,却被安泰打断,只听她沉静道:“再没有人比我更熟悉宫中的情况。”

  听她语气郑重,元剑雪知道她实是忧心母兄,紧紧握住佩剑,片刻后终于应道:“好,既是阿娘的心愿,儿定护阿娘周全。”

  长秋殿中,距诏谕发至东宫又过了一刻,依旧不见太子应诏入内。李延秀面色沉沉在殿中打转,忽然闻听殿外有内侍叩跪道:“半刻前东宫方向隐有动静,似有一队人马从龙首殿开至玄化门。

  玄化门是皇城之中东宫与内廷的分隔,李延秀与高后对视,心中皆欣慰,李承平终于还是来了,并且,大约起了疑心,竟还带着侍从亲随。

  这是最好的一种情况,高后淡淡道:“吩咐监门卫将玄化门打开,迎太子入内。”那内侍领命去了,高后望着高嵩道:“可布置妥当了?”

  高嵩道:“少阳院的暗卡已撤去了,一路上的宫室都一切如常,保证叫太子看不出破绽来。”

  少阳院在从玄化门入宫的必经之路上,高后微微颔首,长秋殿中已伪装好了太子献药毒杀景云帝的现场,待将太子与身边亲随顺利通过少阳院到达此处,埋伏在长秋殿外的骁骑便可将其斩杀,再造出一副太子逼宫不成反逃跑的景象。

  将种种过程都在心中过了一遍,高后才安下心来,然而想到已潜逃出宫的安泰心中顿时又是一阵冷意,虽然已派人去大理寺狱追杀,她心中依旧有些不放心,看来还是要给安泰安一个与太子共谋的罪名才好。

  然就在她思索盘算之间,忽又见高嵩入殿奏报,望见他苍白的脸色,高后心下一沉,今日的报信之人没有一个带来的好消息,难道这次又有什么变故?

  还不待她开口相询,便听高嵩急促道:“方才暗哨来报,从皇城北面曜武门忽然攻入一批人马,似有百人,正向长秋殿进发。”

  高后大惊,曜武门是太兴宫北宫门,与其外的皇家马苑有一条护城河相隔,易守难攻。她万万没想到竟会有人选择从此入宫。而更令她惊心的是,来者究竟是何人,又对宫中的情况知道多少。

  然并没有时间给她思考这些,如今她掌控的骁骑除了一部分去追捕安泰,大部分则埋伏在长秋殿外等待太子,只有少部分可以灵活调动。高嵩显然也想到这些,咬牙道:“姑母莫慌,我亲自带一百名重弩手去迎一迎他们。”

  如今也只有如此,幸好她不曾掉以轻心,在太兴宫北面也已布防,在曜武门旁两座阙楼之上都已架设了重弩。

  想到此处高后微微颔首,李延秀望着高嵩沉声道:“阙楼之上弓弩早已架好,我挑选出的弩手,皆是百步穿杨的好手,定要让来者有去无回。”

  开始一切皆进行的十分顺利,利箭如瓢泼大雨一般从两栋高嵩阙楼上射向地面,攻入曜武门的那队人马似乎也未料到竟遭遇如此激烈地抵抗,顿时采取迂回战术,分散成小股涌向宫中各处。

  站在远处的城楼之上,高嵩冷冷想,看起来对方那指挥之人并非等闲,竟有如此应变能力,利用阙楼上重弩不易移动的缺点和视觉盲点,分散火力,企图保存实力。

  不过,这一日是他们计划已计划了那么久,排演了那么久,不会如此简单,高嵩默默举起手中的旌旗,阙楼如同一座瞭望台,其上守兵经过挑选皆是目力极佳之人,即使在夜中也能看清他手中旌旗的移动方向。靠着这旌旗的指挥,箭雨又将地面的骑兵渐渐逼至一处。

  为了避免暴露,高嵩特意不许自己所在的城楼点灯,然而就在他有些得意的一瞬间,忽然闻听细微的声响似有所感,高嵩猛然回眸,然而已经来不及,他只觉心下一凉,一支凌空的箭羽已强有力射入他的身体。

  高嵩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直直从城楼上倒了下去。

  李容渊稳稳放下手中虬劲的轻霜角弓,沉声道:“收队。”

  第114章 浴火 乖女莫怕

  更漏乍长, 高嵩已离去半个时辰,长秋殿中一片静默,而李延秀的心中却充满狂热。多年来对皇权的渴望令他整个人热血沸腾, 屏息凝神,于四下寂静之中他甚至能隐隐听到从远处曜武门传来的箭雨声。

  杀了他们,他冷冷地想。果然如他所愿,没过多久嗖嗖的箭雨声忽然黯淡下去, 渐渐几不可闻。

  与高后对视一眼, 两人心下皆是一松,看来高嵩已控制住了曜武门的形势。想必是太子早已怀疑今日之事有诈,在皇城北面布下援军才敢从另一条道以身赴险,只可惜援军已被击退,如今李承平便如落入陷阱的猎物, 再无回天之力了。

  想到此处, 高后微微扬起唇角,她正欲命人收网, 却有内侍入内回报道:“太子入宫见驾, 正侯在长秋殿外。

  高后微微蹙眉, 未料到如此形势,李承平竟还敢到长秋殿来。不知他葫芦中卖的什么药,高后略微思索后道:“请太子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