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无二无别第22节(1 / 2)





  ……名誉?肖子校瞥她,语气略有不悦:“我让你丢脸了?”

  至于师母的事,早在肖子校意料之中。虽说帖子删了,可她那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女生就算了,必然是有男生念念不忘的,被认出来不足为奇。

  哪跟哪儿啊。余之遇嗔他,想说我是顾及你身为人民教师的形象,一抬头,便见林久琳站在走廊里。是来找谁的,不言而喻。

  余之遇把到了嘴边的话和外露的情绪一并收了回去。

  肖子校没等到下文,目光一抬,也看见了候在他门外的林久琳。他唇角瞬间抿平,脚下却迁就余之遇明显加快的步伐,与她并肩走过去,问:“林老师有事?”

  林久琳似乎是怕狗,她略显紧张地站得离草药远了些:“关于一对一帮扶的事,我想和你聊几句。”说完对余之遇微一点头,算是打招呼。

  余之遇同样颔首,打开自己宿舍门时,说:“你们慢聊。”

  却未能如愿关门。

  肖子校抬手撑住了门,对林久琳说:“那进来说吧。”话落,假装看不见余之遇拿眼睛瞪他,自顾自地走到桌案前放下饭盒,打开,对余之遇说:“你吃你的。”

  余之遇:“……”你是想我消化不良吧?不是,你把女人往我房间带?

  林久琳就有些进退两难了。原本见肖子校和余之遇一起从外面回来,她心中已是涩意翻滚,现下肖子校明显是为了避嫌,连宿舍都不回,她顿觉难堪。

  余之遇见她脸色不好,都有些于心不忍,可依肖子校的脾气,他既决定留下,必然赶不动,余之遇都想给两人腾地了,却在触及肖子校带有几分压迫力的目光时,咽下了这个想法,主动招呼了一句:“林老师请进。”算是给了林久琳一个台阶。

  林久琳笑得勉强:“打扰你了余记者。”

  余之遇一笑:“没事,我刚刚还想向肖教授了解帮扶细节,正好你来了,我沾光听听。”随即请林久琳坐。

  肖子校全程置身事外,他坐在余之遇床边,静候林久琳开口。

  或许是怕草药,也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肖子校的慢怠,林久琳略显拘谨地道明来意。

  关于一对一帮扶,她自认是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可李校长看似有所迟疑,她才不确定是不是方案存在问题,想来听听肖子校的意见。

  肖子校却先问余之遇:“你怎么看?”

  余之遇不动声色瞪了他一眼,似乎在说:人家问你,你问我?都是女人,你当我看不出来她所谓的想来听听你的意见只是借口?

  然而,就事论事,将关注点放在帮扶行动上,有些话,她又不得不说:“一对一进行帮扶,这个理念非常好。如同国家扶贫,不也是提倡精准吗?只是,临水小学共有五十多个孩子,说他们都是贫困生应该不为过,可此次来的你们中医大的药学生只有四十个。数字差该如何解决?还是不管了,从中挑远最贫困的来帮呢?”

  同样都是贫困的孩子,有的得到了帮扶,有的没有,没有的怎么办?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这是余之遇所想到的。

  肖子校的视线在余之遇脸上停留几秒,才接口:“李校长顾虑的也是这个问题。他刚刚还在和我商量如何平衡这件事。毕竟,每个孩子单独拉出来,都符合贫困的标准。”可中医大的学生已经每个人帮助一个临水的孩子了,李校长又怎么好意思再向林久琳提要求呢。

  林久琳恍然大悟:“我们几位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

  “包括代班、支教老师和你,把我和喜树,余记者,叶上珠,李校长,以及当地的三位老师都算进来,所需的帮扶用品从余记者捐增的那批物资中补齐。”他说着,把一张分配表递给林久琳,目光却是看向余之遇:“余记者没意见吧?”

  他早想好了解决办法,而她的物资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余之遇心里是高兴的。面上却说:“肖教授倒不客气。”

  肖子校勾了勾唇:“还要感谢余记者慷慨解囊。”

  林久琳自我反省道:“怪我考虑不周了,下次一定改进。到时候还请……肖教授帮我把关。”

  肖子校抬眸看了她一眼:“真为孩子考虑的话,该多和当地学校的负责人沟通。”而不是找我。

  话音落下,林久琳的脸色是真的绷不住了。

  余之遇也觉得肖子校话说得重了,看向他的目光难免带了几分责备。

  肖子校无视了余之遇的控诉,他一脸平静地看着林久琳。

  林久琳站起来说:“谢谢肖教授提点,不打扰你……们了。”

  余之遇把她送到门口,直到林久琳走远,她才关门,率先发难:“你说话太刻薄了吧?人家一片真心,怎么被你一说倒像是刻意卖乖?”

  肖子校站起来,靠在桌案前:“我不认自己的表达有问题。况且,我已经足够给她留颜面。没错,她的方案对临水的孩子们固然是好事。但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的那些中医大的孩子,他们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余之遇一怔。

  肖子校把裤兜里那份名单拿出来:“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农村,有六位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其中一位还在靠中医大定向资助才能继续学业。你觉得他们适合帮扶别人吗?”

  “你或许会说,药学生们准备的帮扶用品也不过就是一个书包,几本书,几个本,并不是大额的捐增。可即便如此,这些东西也是用他们父母的钱购买的,并非是他们劳动所得。他们还是学生,与你我不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工资,积蓄做捐增,他们现阶段还在靠父母‘资助’。”

  “如果有学生因来到临水,看到这里的落后和贫困,自愿给这里的孩子提供一些资助,哪怕只是送一只铅笔,一块橡皮,我都会很欣慰。但我不希望,这份爱心,是中医大,是身为老师的我们,强行转嫁给他们的。”

  根据自身的能力,自发的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他想要看到的。而她的捐增也是以此为出发点。

  余之遇彻底哑火,半晌,她说:“没看出来,你还是位好老师。”

  肖子校没好气:“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余之遇讨好地笑:“那现在怎么办啊?”她是指那个享受资助的学生。

  这个时候让享受中医大定向资助的学生收回捐增,可能伤及他的自尊心。所以,这次只能这样了。好在,根据志愿服务部那边的统计,学生们个人捐增的物资数额不是太大。

  “但这种形式的捐赠我不推崇。”肖子校对余之遇说:“我把学生带到这里上课,一方面是专业所需,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让那些家境优渥的城市里的学生看到底层之苦,近而让他们懂得珍惜,同时又解决了临水小学的部分经费,我觉得可以了。至于其它,只能量力而行。”

  余之遇也觉得够了,毕竟,对于临水的帮助,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落到他,或是中医大的头上。余之遇也有些感动,感动于他作为肖教授和肖校长的所有考虑和对双方学生的周全。

  肖子校与她视线对上,一笑:“别用那种眼神看我。”

  余之遇不解:“哪种?”

  肖子校挑眉:“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