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瑾瑜见火候差不多,又大声道:“此物名为挑花刺绣,价格实惠,一幅绣品按大小和花色一钱起价,上不封顶,支持预定,花色多样,如有亲自刺绣的想法,便可到旁边由我的妻子登记,少则十天,多则一月,来此付款领取。”

  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不过陆续有一些人走到冬青身前,仔细询问有关事宜。

  冬青手拿一本装订本,确认大小与风格要求,问了名字登记在上,再往书页下方写了客人的名字,撕下来交给客人。

  仔细交代过,拿着写了名字的纸条过来,交了银子,就能拿到自己预定的花色。

  旁人一看,原来预定是不用交钱的,是看到了成品再给钱。

  如此便不担心这些人是骗子,又多了几人上前预定。

  登记了十来个,瑾瑜大手一挥,“今天预定名额到此为止,因为只有我一人纯手工点画,预定太多画不过来,待我做完这些再做预定。”

  每幅画难度不一,仅凭他一人之力很难做太多,顺便试试饥饿营销。

  越聚越多的围观人群发出一阵嘘声,却没有散去,照样看着刘大娘刺绣。

  刘大娘嘴一直没合上过,活了一把年纪,还没像这样出过风头。

  而且一些围观的人顺便就买了她家的烧饼,一举两得。

  翠枝忙着卖点心,抽空看了看刘大娘的刺绣,觉得自己也能绣。

  顿时心下豁然,怪不得她这小叔要让刘大娘坐在街边绣制。

  看过刘大娘刺绣,许多人与她一个心思,觉得一个大娘如此简单就能绣出花样,自己为何不能?

  今日点心卖完得更早,瑾瑜跟刘大娘打过招呼,收起东西回去了。

  让刘大娘不用客气,不会的地方等下次他们来出摊可以询问,他会一一解答。

  刘大娘连声应着,心里觉得应该没什么地方不会。

  她只要谨记冬青说的,压线往一个方向,绣线不要拉得松紧不一,一个格子有二色点的各色占一半,绣出来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回程路上,翠枝忍不住问瑾瑜,“二狗,你这东西一天可以做几幅?能赚多少钱?”

  瑾瑜盘算了一下,道:“这个我也说不准,看花色复不复杂,花色简单半天能出一幅,复杂的几个月也不一定。”

  曾经他花六个月画过一幅巨大的点画,不过时间与金钱成正比,花色越繁复用时越久,价格就越高。

  翠枝仔细看了瑾瑜几眼,能花几个月的时间用小点凑成一幅画,这个耐心让人敬佩。

  回到家瑾瑜拿出冬青登记的本本,逐一看了要求。

  还好都是些不算很大的东西,最大不过六尺见方,而且花色也不复杂。

  大部分要求都很简单,要吉祥如意寓意好,喜庆的。

  瑾瑜按照要求裁剪布料大小,让冬青把布料做个初步处理。

  每隔十个小格,用黑色绣线横竖穿一根暗线,一眼就能知道那是几个格子,不用慢慢细数耽误时间。

  黑色暗线很明显,没有打结,针脚很大,只为定位一用,待绣品完成,捏住一端就能抽走。

  瑾瑜画了牡丹,梅花,锦鲤,鸳鸯戏水为底,字样有阖家幸福,家和万事兴,年年有余,百年好合。

  稍微变换位置,就能得到新的花色。

  平时下地锄草,加上念书做功课的时间,前前后后竟真用了一月左右的时间,才陆续让冬青把这十来幅挑花刺绣送去镇上。

  很多买挑花刺绣拿回去绣了出岔子的,来找冬青,冬青都能帮忙补救回来。

  瑾瑜称之为售后服务,一传十,十传百,信誉上去了,这次预定的人就多了起来。

  不过瑾瑜依然登记十余个就截止预定,一个月也只能点画这么多,平均每单八钱上下的净收益。

  上个月把两匹布料用完,绣线还有剩余,成本加起来在八钱左右,毛收九两又五钱。

  净利润就是八两零七钱。

  冬青看着银子越来越多,打心里为瑾瑜高兴,这赚钱的新法子,三个月能抵全家种地一年。

  李老汉看瑾瑜在布上点些点点就能挣这么多钱,索性让瑾瑜别下地了,就安心留在家里念书作画。

  瑾瑜喜不自禁,如此,他便能全天与冬青相处。

  冬青没有再去金线坊接活,因为许多要摆件的人家为了省钱,都准备买挑花刺绣回去自己绣,比绣娘价便宜得多,也勉强看得过去。

  金线坊接的活相对就少了很多,只接到一些挑花刺绣没法儿涉及和要求高的活,原有的三个绣娘绰绰有余,便没了冬青什么事。

  再者,自家丈夫抢了月娘那么多生意,冬青也不好意思经常凑过去。

  月娘面上不说,心里终究会生些芥蒂。

  与翠枝的点心生意倒没有耽搁,除了下雨的时日,依然按时去街上出摊。

  顺便将瑾瑜做好的挑花刺绣带到镇上,等客人上门来取。

  也有一些预定过却不要了的,冬青一转眼就能卖给另外一人。

  瑾瑜又去赵记布庄订了几匹网格布料,让赵德跟加工布料的人说一下,如果可以染色,网格布料的其他底色也需要一些。

  瑾瑜卖挑花刺绣的事,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在镇子上传开了,瑾瑜来订布匹,赵德都砸吧着嘴,他怎么就没这么好的点子和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