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1 / 2)





  冬青牵起另一个话头,“如何?你想好殿试要如何作答了吗?”

  闻言,瑾瑜叹息,“毫无头绪,打听来的都是些模糊的东西,只能让我知道别得罪皇帝,否则会死得很难看,不知道他会出什么题,也不知他喜好。”

  冬青将手抚上瑾瑜手臂,安慰道:“不要太过担忧,尽力而为就是,无论圣上什么喜好,都不难看出他想做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想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到时看了试题,你往这方面说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瑾瑜展颜,“你说的有理,是我钻了牛角尖,无论如何,只要忧国忧民,设法解决,便是上策。”

  整个人豁然开朗,心理负担就不是那么重,瑾瑜只是每晚练字,静待殿试之日到来。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转眼便至寐月十二,天色未完全亮透,一众贡士已汇聚在皇宫东门。

  黎国皇宫是在前朝基础上修建,整座宫殿占地甚广,外为红墙青瓦高墙,内围了上百大大小小的分殿。

  包括众臣上朝的正殿凌霄殿,皇帝居所紫薇宫,再有储君东宫,宫妃住地。

  一眼看不尽边,端是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其庄严威压。

  常人终其一生也未能踏及皇宫寸土,而参加科举的考生,只要考上贡士,无论平民或是财阀高官的后代,皆能从东门进入皇宫。

  殿试于皇宫东南的锦和殿前进行,由有关官员组织引路,一路行至殿试地点。

  锦和殿前已整齐摆上一列列黑漆矮案,一行贡士依次选上一张矮桌,却没有凳子。

  站了片刻,东侧天光更亮,隐约有着橘红光芒。

  不多时,远处阉人尖锐刺耳的声音划破寂静,预示着当朝天子已到门外。

  有唱礼官在旁唱礼,众官员带头下跪,几个呼吸,场中所有人都已匍匐在地。

  瑾瑜跟着众人呼啦啦跪下,这次不敢造次,没有抬头去看皇帝到底长什么模样。

  只是中规中矩跪得端正,脸朝地面低垂。

  为显得敬畏,众人脸离地面很近,近到能看见地上的尘土。

  瑾瑜默默数着地上细小的裂缝,跟着唱礼官说着该有的奉迎之语,等皇帝走上高台。

  原来皇宫的地板也会开裂!

  不用看都知道,皇帝也一定是迈着端庄的步子,不紧不慢从众人前方走过,才能显示他大佬的身份。

  终于,天边冒出一轮橘色赤乌,上首传来皇帝低沉又踩着节奏的声音。

  “平身,赐座。”

  “谢,圣上!”

  不得不说,皇宫的礼仪齐全不少,这数百人一起谢恩的声音,整齐又洪亮。

  众贡士从地上站起来,却无一人敢抬头直视圣颜。

  皇帝说了赐座,才有一群宫人从偏殿鱼贯而出,每人手里抱着一个凳子,有条不紊在每个贡士后面摆上。

  瑾瑜算是开了眼界,这些穿统一制服的宫人,一路低垂着头,却动作迅速轻盈,没有任何声响和摩擦碰撞,放下凳子又迅速退场,就像根本没有来过。

  堪称训练有素,比现代五星级餐厅的服务员还整齐。

  有了凳子,众人依次落座,有授卷官将题目考卷送至每个贡士手中,便开始答题。

  刚拿到考卷的贡士看清考卷题目后,皆是一脸错愕,左右张望,显得不知所措。

  瑾瑜看到前面先拿到考卷的人脸色,顿时心中一沉,莫不是今年的题目十分困难?或是剑走偏锋,是历来没有出现过的题型,才会让一众经历重重考试来到此处的考生错愕不已。

  好不容易授卷官把考卷放到面前,瑾瑜立刻扒拉过来一看究竟。

  看清楚后,瑾瑜却咧嘴笑开了。

  原来殿试本只有一道试题,就是试时务策,文章大约两千字左右。

  但今年的殿试,并不只有一道时务策,还多了一题附加题,能答者答,不能答者可空白。

  主试题必答,题意大概是西北游牧民族人强马壮,近年蠢蠢欲动,如何强民强国,以防北戎踏足。

  瑾瑜专门了解过黎国地势,找到一份大致的地图,看上去与他曾经所处的时空大同小异。

  黎国虽然只有七个州,占地却不小,独占中原,地理位置偏向南方。

  西北接壤草原,草原辽阔,蛮人凶悍,近年雨水充盈又无瘟疫,草多羊肥,畜牧业完美发展,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被养得十分强盛。

  但好像他们的新可汗野心不小,觊觎黎国这块肥肉,确实蠢蠢欲动。

  看样子这华元帝还挺机智,用这个大局做试题,就能从中汲取有用的建议。

  瑾瑜在了解到的国情中推算了一下,黎国,与中国古时宋朝的时间差不多,局势也差不多,都是一段杂乱黑暗的朝代之后崛起的大国,但又不尽相同。

  黎太祖吸取前朝教训,崇文抑武,完善科举制度,比中国古时的宋朝超前不少年。

  而后一代皇帝在位时间很长,长达四十年却无功无过,没什么太大建树。

  第三代皇帝称真宗,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废黜丞相建立内阁。还试图废黜开国功臣湘王和南阳王的后代,以便收回封地。

  最后只将南阳王满门尽灭,湘王至今还是名义上的廊州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