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老国公爷宋昌德十三年前因信王那场叛乱立下大功,替新帝挡下一刀一箭,那刀砍在腿上,后来老国公走路就有些跛。

  如果再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知会造成什么后果。

  老国公爷就直言宋凝君是他的福星,也越发疼爱这个孙女。

  宋凝君七岁时又梦见跟随母亲崔氏去城外山上寺庙上香,却在登山时山体滑坡,她与母亲还有不少上山的人被埋在泥石流中。

  最后她和母亲被人救出,却也受了伤,回家中养了两三个月的伤。

  次日起来,宋凝君就继续装病躲过这次山体滑坡。

  等到山体滑坡,很多女客被埋在泥石流下面的事情传到京城,崔氏也有些吓到,因为这次事件还死了人。

  她也以为女儿就是她的福星。

  …………

  昨儿做了一夜的梦,宋凝君睡的不太好,早起脸色亦不好。

  她心里清楚,反反复复梦见的都是对她特别重要的事情。

  当初梦见不是国公府的血脉足足做了一年的梦,如今这个梦反反复复两个月,只怕还会继续梦下去。

  不行,她需尽快把那枚玉雕弄到手。

  她梦中看不太清玉雕,当初哄骗着姝姝泡汤池里面太暗,也没瞧的太清楚,她原以为姝姝很好诓骗,怎得这次不成了?

  继续泡汤池再问起玉雕想要交换定也是不成的,她需要想个别的法子。

  宋凝君隐约知晓这玉雕非常非常重要,她必须尽快得到。

  宋凝君咬牙,暗忖道,“妹妹,莫要怪姐姐心狠,只是这东西对我实在重要,对你不过是个物件。”

  她彼时并不知玉雕的神奇,以为它应该是某个重要的信物,或许对日后有很大的帮助。

  宋凝君心中做下决定。

  …………

  姝姝起的早,她也不等丫鬟伺候,自己穿戴整齐,外面天边还是鱼肚白,屋内没有点灯,有些昏暗。

  姝姝坐在昏暗中,慢慢抚摸颈上带的玉雕。

  她还是摸不透玉瓶可以倒出甘露的玄机。

  过了半晌,外面有奴仆走动的声音,姝姝才让丫鬟进来伺候她梳洗。

  吃过早膳,崔氏喊来当年陪伴她在水乡村陈家生产的两位嬷嬷问话。

  两位嬷嬷是老国公夫人身边的嬷嬷。

  被崔氏喊来后,两位嬷嬷仔细回想才道:“那时候二夫人您刚诞下孩子,身体劳累昏睡过去,我们有段时间的确被那陈家丈夫叫出去做了些别的事情。”

  崔氏听完,就知当年陈家夫妻是故意喊走两位嬷嬷,趁机把孩子给换走的。

  崔氏气极,这才让两位嬷嬷退下。

  两位嬷嬷是老国公夫人高氏身边的人,回去自然把此番话禀告高氏。

  老夫人高氏一头银丝,极威严,听闻这番话也有些生气,跺了跺拐杖道:“穷乡出刁民,竟敢混淆国公府血脉,让老二查清那时候的事情治了他们的罪,至于君儿虽是那对夫妻的血脉,但被我们国公府养了十三年,知书达理,端庄贤淑,品性坚毅,与那对夫妻没有任何的关系,此事也不必让君儿知晓就是,她与姝姝一般,都是我们国公府的孩子。”

  两位嬷嬷自然应是。

  …………

  崔氏问过两位嬷嬷事情后,打算晚上丈夫放衙将此事告知丈夫,让丈夫去查陈家夫妻的罪证,其余的忙她帮不上多少,只能照顾好姝姝。

  崔氏见姝姝近来性情开朗不多,不似头两月那般怯懦,就想带姝姝出门逛逛。

  头两月姝姝连国公府的大门都不敢出。

  崔氏还问过宋凝君是否一块出门,宋凝君表示昨日的书卷还未看完,就不陪母亲跟妹妹出门游玩。

  于是,崔氏也不勉强宋凝君,领着姝姝出门逛。

  姝姝本就想找个跟她的小玉瓶差不多样式的玉雕,自然也愿意跟着崔氏出门。

  两个丫鬟青蒿跟青竹原是打算一起跟着出门,姝姝就跟崔氏撒娇,“母亲就带着鱼儿就好,我们不用带这么多人出门的。”

  崔氏对女儿几乎有求必应,何况她也不想有太多奴仆跟着出门。

  于是只带着身边的大丫鬟鱼儿跟着出去。

  姝姝逛了大半日,都没能找到跟她玉瓶差不多样式的玉雕。

  她也不泄气,缠着崔氏接连好几日出门闲逛。

  只是始终找不到跟小玉瓶相似的代替品。

  姝姝回到国公府两月有余,现在正是金桂飘香的季节,京城里两旁的道路上种了很多的桂花树。

  可以说是满城飘香。

  再有两日就要下月初一。

  崔氏要带两个女儿去寺庙上香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