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1 / 2)





  王琳看猪崽还没有把猪槽里的猪食吃完就躺在了地上,看来给它舀得有点多,下次少舀一点,锅里煮的猪食应该能喂一天。

  ***

  晚上睡觉时王琳把今天给李张氏钱和喂猪的情况都说了一遍,“今天买猪崽一共花了70文,本来是75文的,嫂子娘家给咱们少算了5文,这只猪崽吃得多,看来咱们在年前就能宰百十来斤的猪肉。”

  李大石附和:“嫂子娘家都是实在人,给咱们抱了只好猪崽。”

  几天后黄豆、玉米都干了,王琳和李大石就开始整理粮食把该放在地窖的放进地窖,该放在杂物房的放进杂物房。

  王琳嫁过来的这一个月里他们粮食也没吃多少,前面收的粮食还剩有很多:四大麻袋的稻谷,今年才收的稻谷,约有2石;一大麻袋脱了谷壳的大米,约有5斗;两大麻袋陈玉米,是去年收的,好、坏玉米粒混在一起了王琳他们就没有吃,约有1石;一大麻袋并一小麻袋麦子,约有7斗;一小布袋面粉,约有1斗;一小袋陈黄豆,约有2斗;一小袋陈花生,约有2斗;一箩筐陈红苕,约有9斗。

  他们秋收时收的粮食有:玉米4石,其中玉米种5斗,上等玉米5斗,中上等玉米5斗,中下等玉米2石,下等玉米5斗;黄豆1石;花生1石;红苕3石,其中上等红苕110多斤,中等红苕1石,下等红苕1石,有损伤的红苕七八十斤。缴纳赋税时王琳他们交的是银子,一石粮食的赋税一共给了一两银子。

  除了已经放入地窖的红苕和花生,王琳打算把四大麻袋的稻谷、一大麻袋的麦子、上等玉米、中上等玉米、玉米种、1石的中下等玉米和新收的黄豆都放入地窖,其他的还是放在杂物房里。

  王琳叫李大石把大米、麦子、面粉、黄豆和花生放在一边,把红苕和玉米放在杂物房的另一边。

  ***

  王琳在心里盘算了下家里的口粮说:“大石,现在所有的粮食都收拾好了,该放进地窖的放进了地窖,该放进杂物房的也放进了杂物房,现在咱们这样把粮□确的分类,最后口粮就只有4石多,仅够咱两糊口,以后有了孩子粮食可能就不够吃,咱们要不再买些地吧,当然等有了银子咱们也可以直接买粮食,但我觉得还是买地划算些,要不我们明天就去村长家问问有没有咱家附近的地要卖的,咱们买两亩水田。”

  李大石也觉得买地可行,就点头说:“好,一亩上等水田6两银子,一亩中等水田4两银子,一亩下等水田3两银子,媳妇儿咱家还有几两银子,要不趁现在农忙过了,天也不是太冷,我去山里看看,打点猎物回来换银子。”

  王琳想了下这一个月的开支,对李大石说:“秋收前咱们去镇里买布买肉和一些其他的东西花了3两银子,买小猪崽花了70文,交了一两银子的税银,其他的小开支就不算了,咱们一共花了4两零70文,咱家一共有23两零80文,现在还剩19两零10文。咱们就买两亩中等水田,要8两银子,这样咱们就还有11两零10文。大石你平时打了猎都把猎物卖去哪里?”

  “就卖到镇上的悦来酒楼,是欧阳家的大管家介绍我去的,悦来酒楼是欧阳家的产业,听酒楼里的小二说欧阳家是专门做酒楼生意的大家族,在咱们礼县和附近的几个县都有他们家的酒楼。”

  王琳惊奇的说:“大石,你怎么会认识欧阳家的大管家?”

  李大石看王琳一副我很感兴趣的表情,便详细的说道:“是有一次我从山上打猎回来碰巧救了被野猪追的欧阳家的小公子和大管家,小公子偷溜去山上打猎,大管家是奉命出来找小公子的。欧阳家为了感谢我的救命之恩给了我100两银子,我没要,但大管家说如果我不要他就没法交差,我就拿了10两银子。大管家回去后把这件事给欧阳老爷说了,就叫我每次打了猎把猎物送去悦来酒楼。”

  “那悦来酒楼的掌柜认识你吗?”

  “认识啊,是大管家介绍我们认识的。”

  王琳听后心里有了主意,“大石,你觉得把咱们的五香粉卖给悦来酒楼他们会不会买?”

  李大石不确定的说:“媳妇儿,我不知道,但你用五香粉做的菜很好吃,我们可以去问问悦来酒楼的金掌柜,兴许会要。”

  “但咱们的五香粉里还差一味料,如果找到的话咱们的五香粉会更好。”

  李大石好奇的问:“媳妇儿,是什么啊?”

  “是花椒,大石,你在山上有没有见过一种全身都长着刺的树,它结的果是一串一串的,吃起来很麻,它的叶子也是麻的。”

  李大石想了想后,说道:“花椒是什么我不知道,但你说的那种树我见过,它结的果我以前吃过,特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