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至于自己起初有些忧心的,萧燕绥最初的兴奋劲和新鲜感过去,小姑娘肯定会想家的事情,不存在的……

  毕竟,徐国公府就在长安城的大街上,再有皇亲国戚、朝中官员人多眼杂的,便是家里再怎么纵着萧燕绥,她肯定也不好把自家的房子拆了,相比之下,到了天高皇帝远的萧家老宅,她可不就能展开了手脚,鼓足了劲的折腾么?

  “……”想到这里,萧嵩也是不由得有些哑然。

  就和他曾经节度河西那会儿一样,麾下的将士中,有人踌躇满志,想着上阵杀敌,而后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自然也有人满心乡愁,只想平平安安的从战场上离开,早日回家……

  至于萧燕绥,之前,所有人都以为小姑娘的心思会比较细腻,必然是后者,然而现在,萧嵩却突然意识到,萧燕绥其实是前者,自家孙女的脑子里,其实根本没有那些多愁善感,她的骨子里其实和自己一样,带着一种近乎冷漠的洒脱……

  ·

  吃完饭后,重点是正好还和祖父萧嵩详细的汇报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诸多打算,等于把这些计划过了明路了,心满意足的萧燕绥溜溜达达的回了房间,趁着夜色笼上来后,雨后的天气还算凉快,便又牵着三只狗子在萧家老宅里四处溜达了一会儿,一边散步消食,一边继续自己琢磨关于水泥的事情。

  绕了一圈,又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萧燕绥解开了三只狗子身上的牵引绳,将其交给在旁边时候的婢女之后,便直接进了书房。

  她将桌案上摊开摆放的一大摞书籍全部用书签别好合上,然后又拿出几张纸,抽出自制的蘸水钢笔,开始逐一捋顺关于水泥制作的问题。

  首先,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而用于制取石灰石的石灰岩,由于在各个地区分布广、容易开采,便是在古代,其实本身也是利用率比较高的材料了。

  然后,水泥的次要成分是少量的黏土,大约占据十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以及更少量的铁矿粉,大约也就百分之一二的含量。

  至于确切的做法,差不多就是将石灰质原料、黏土质原料以及少量金属矿粉按比例混合,然后磨碎成较细的物料——古代虽然没有工业化机械,不过,这种最初的原料制备工作,直接用村里田间常见的磨盘就可以。

  而后,将混合的物料放入窑中烧制,经过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之后,石灰石最终形成硅酸三钙,并以极其微小的结晶状态析出,这种析出的产物,就是水泥的熟料了。

  这种水泥熟料,基本就可以算是成品水泥了,当然,因为黏土、金属矿物料的含量和种类不同,水泥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不过,对于萧燕绥而言,她就是想要在老家盖房子,期间的些微差距,其实是可以先忽略不计的……

  最终,将水泥熟料加水成浆后,过一段时间,水泥凝结成坚硬的块状,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至于这些水泥,除了一开始她就想到了的,用来盖房子之外,其实,也可以适当的用来扑在地面上的火炕的封边等位置,当然了,唯一的问题在于,建造好了之后,以后想要再拆掉,定然也要多费力气……

  第91章

  夜色渐深, 月色满天。

  山海镇的萧家村上,因为有萧家老宅坐落于此, 显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热闹繁华, 这样一个便是当地郡守也颇为尊敬的村子里,虽说不是城市,不过, 有些生活习惯,依然还是和城里一样,每夜都有专门的打更人走过,悠长的声音里,还带着明显的江南吴侬软语的调子, 和长安城的口音,截然不同。

  书房中的萧燕绥此时正在挥毫泼墨, 洋洋洒洒几千字, 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的化学方程式、水泥锻造流程示意图,不懂行的旁人谁来看一眼,估计脑袋都要大了。

  房中烛火的光亮有限,萧燕绥早就把自己原先手工炮制的镜子翻出来, 对着蜡烛放着,凭借光的反射, 能亮一点是一点。

  平日里, 就因为光照不足的原因,萧燕绥这么一个上辈子的夜猫子,这辈子都养成了早睡的好习惯, 除非有什么事情,否则,罕少会熬夜。

  奈何今日,不管萧嵩是什么心情,反正萧燕绥是被自己吃饭时和祖父念叨着的一系列打算给彻底的振奋到了,恨不得今天一晚上就拿出完整的工作计划、施工流程,明天一早就开始干活,就从水泥生料的制备开始!

  ·

  从原理到实际上的产业化应用,虽然不能说是依然隔着天堑,但是,却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对于萧燕绥来说,即使在后世,水泥的制造和使用,都是早就民用化的技术了,可是,放在唐朝目前这个连最基本的工业体系都不存在的时代之后,却等同于是零基础的从头开始。

  即使再怎么心情激动踌躇满志,萧燕绥也不会忽悠这些需要攻克的问题,并且,为了确保过程中自己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发生遗漏,翌日一早,她还把自己屋子里上好的纸笺直接全都裁剪成了约莫后世十六开的纸片,然后又让木匠帮忙弄了个活页夹,专门每天标记上日期作为实验记录册。

  不过一天的时间,萧燕绥几乎就大致理定了接下来的工作流程,然后便是吩咐好手下的婢女仆从,从购进开采出来的石灰石、黏土、以及适量金属矿化物等,一直到寻摸着附近是否有合适的可以用来煅烧水泥的窑。

  至于她自己,则是根据现有的条件,重新规划实验过程——毕竟,萧燕绥了解的原理里,煅烧水泥全过程的温度、时间都是可以计数做量化的,但是,这种现代化学中最基础的实验条件,在这个年代是必然不具备的,砖窑也好瓷器也罢,大多是凭借工匠手艺人的经验,到了萧燕绥这里,她自然也会请合适的匠人做这些,不过,在明知道后世已经验证通过的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她还是更倾向于,减少不必要的反复尝试,用最少的次数、最快的时间得到水泥熟料成品,然后尽量固定制作流程,以后按照工作流程直接开工便是了。

  待到傍晚时分,忙活了整整一天的萧燕绥,终于暂时停下手中的事情,站起身来舒展的伸了个懒腰,打算先去吃饭,饭后再去遛狗,结果,才一出书房的门,便看到阿秀正快步走过来,明显是来找自己的。

  阿秀简单说了刚刚萧嵩的婢女过来传话的事情。

  “阿翁叫我过去吃完饭?”萧燕绥轻轻的“啊”了一声,想想,干脆道:“成,我现在就过去,让人把我的狗也带过去吧!”正好等会儿吃完饭就可以直接在院子里遛一会儿弯再回来。

  阿秀点点头立即应了下来。

  等到萧燕绥溜溜达达的去了萧嵩那处之后,刚在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便听到祖父笑呵呵的问道:“六娘,给你阿耶、阿娘他们的信写好了吗?阿翁打算明日一早便让人将书信送往长安城去。”

  萧燕绥:“……”

  她默默的抬起头来,一脸无辜的瞅着萧嵩。

  萧嵩本来正准备着听自家孙女随口说一句,写完了,等下让婢女送过来便是了,结果,看到萧燕绥现在这幅模样,他也突然间如同福至心灵一般,顿时了然,试探着问道:“还没写完?”

  萧燕绥:“……”不,是她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水泥上,早就把这件小事忘到一边去了。

  虽然完全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多少有点囧,不过,在自家祖父面前,萧燕绥还是决定亡羊补牢一把,眨了下眼睛,一脸淡定的回答道:“我等下就回去继续写,明早再送过来吧!”

  毕竟,老人家晚上一般都休息得比较早,没必要写完一封家书还专门送过来打扰萧嵩了。

  萧嵩倒是没多说什么,只是忍不住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见到此情此景,他哪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今天这种见闻,倒是让他再一次确定,对于自家孙女这么随性的人来说,担心小姑娘会想家委屈这件事,确实是他多想了,这些事情,根本无需烦忧……

  吃过晚饭后,萧燕绥牵着狗绳一溜烟的就从屋子里跑了,只不过,看着三只兴奋的狗子,她依然还是沿着院子溜达了两圈,然后才终于回去,推开桌案上摆放着的今天一天整理出来的各种东西,开始给父母写信。

  提起笔来,习惯性的写上了最常见的问候语之后,然后将这些天的事情向父母简单介绍了一遍,即将完稿时,萧燕绥的笔锋却不由得一顿。

  ——书信这种交流的载体,由于其特殊的情感共鸣、珍藏纪念、或者是素昧平生的笔友等原因,一直到千年后的现代都还保留着,可是,对于萧燕绥来说,她还是更倾向于即时通讯,写信这种自带一派悠然雅致的事情,她是没多大兴趣的。

  简单点说,萧燕绥这个人,不太会抒情,好好的一封家书,她写着写着,差不多就成了便笺。

  看着自己刚刚写出来的,标准的古言问候语之后,捋一捋基本上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这几天的日程安排,以及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萧燕绥顿时觉得有些头疼。

  她好像是要给父母写信,而不是给老板写工作日志和工作计划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