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节(1 / 2)





  卯时刚到,礼部的官员就过来了,旁边还有几个面白无须的宦官陪同。

  因着所有的注意事项已经提前说明, 他们就不再重复,直接指引他们入内。

  叶君书他们按照前两天考核演练过的礼节,有条不紊的一一行进。

  等他们有序坐在属于自己的书案前时,一声清亮悠长带着独特韵味的音调蓦然响起——

  “皇上驾到!”

  叶君书等人随即站起跨出一步到两个书案之间的距离间,衣摆一掀双膝跪在坚硬的地上,前摆放正。

  明黄色朝服的皇帝在一大群的簇拥下走过来,叶君书他们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叩拜礼很是讲究,一举一动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规范。

  行完礼没一会儿,就听到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说道:“平身。”

  所有下跪的官员和贡士一致的起身。

  这就见到这个朝代的最高领导人,叶君书的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他的脑海里想象了很多种皇帝的形象,可惜无法抬眼验证。

  他们需要微微仰起头以便皇帝观察他们的相貌,不能低垂着头只给一个皇帝后脑勺,此为大不敬。

  但是他们又不能直视龙颜,否则也是大不敬。

  他们的座位是按名次排序的,叶君书和余茂林都在第一列,叶君书甚至能看到皇帝明黄色的衣摆。

  此时是大夏泰安年间,皇家复姓夏侯,泰安帝为大夏第五任皇帝。

  泰安帝说了些勉励的话,大意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家栋梁,朕看好你们,好好努力之类的话。

  然后泰安帝就离开去上早朝了。

  叶君书等人又是整齐划一的跪地喊“恭送陛下。”

  虽说殿试是皇帝主持,但是皇帝并不会一直坐在这里看他们考试,等上完早朝,可能会抽个时间来看一下。

  毕竟是一国领导人,每天的公务那么多,皇帝不可能浪费一天的时间只为看这些贡士考试。

  他们这一批贡士坐在保和殿内,乌压压的一片,周围全是考官宦官御林军,在这么多双眼睛都注视下,每个人都无所遁形,做什么小动作都会落进他人眼里,这种情况下,没人敢作弊。

  叶君书他们送走皇帝后,在宦官的提醒下坐会座位,接着就有人派发试卷。

  不知怎的,他总觉得这位皇帝的声音有些熟悉,好像在哪儿听过。

  不等叶君书回忆,试卷和草稿纸就发放到他的面前,叶君书抛开杂念,开始看题。

  本朝的殿试主要试策论,也就是写议论文,题目都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生活风气、教育等有关,都是十分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且要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本次考的策论只有一题,题目很长,粗粗浏览一遍,大概有五百字。

  他们需要根据问的内容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论文。

  这次策论的题目内容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

  其意主要是问如何通过外交努力,与边境的藩虏罢战息兵,和平往来。

  这道题既考察考生对国家军事和外交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也能看出考生处理国家大事的实际能力。

  叶君书想到近年来边关战争屡次频起,自李家打退外族求降后,在外族得知李家元帅再也不能领兵打仗后,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波澜的边关,心中就是一紧。

  因着阿玙的关系,叶君书对边关的动静是十分关注的,如果又有战事起,那阿玙是不是又要去边关打仗了?

  虎符还握在李家人手里,如果起战事,而李家没有让人服众的领军人物的话,那么很可能这次虎符要交出去。

  而一旦交付出去,那虎符就难再回到李家手中。

  身为武将世家的李家一旦没了兵权,对上明家,就更没有优势,李家在朝中,更加举步维艰,皇帝的恩宠,从来都是信不过的。

  甚至更想长远点,多年后如果是大皇子上位,身为新皇外戚的明家势力更加如日中天,到那时,李家人还有活路吗?

  叶君书越接触到阿玙的世界,就更看清他的危险处境,更加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倾尽自己所能,保护好阿玙。

  当然这些问题对他来说还太久远,叶君书专注到眼前,殿试会出这样的题目,也代表了朝廷此时的态度,他们并没有继续开战的想法,但是如果外敌来犯,他们也绝不会退让。

  只是此时还没到开战的程度,所以朝廷的想法是如何通过外交的手段平息战争的苗头。

  毕竟一旦开战,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一笔巨资,这无疑也是在消耗国力。

  叶君书定了定神,回想起自己所知的种种外交手段,理了理思绪,一边开始研磨,一边打好腹稿。

  等把墨研磨好后,再在草稿纸上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既然是和平外交为主,自然是要从这个角度切入。

  但在列举解决办法之前,还需先宣扬一下国威,点明我朝不喜欢战争,但也不惧怕任何战争的态度,再阐述一番为什么外族会屡战屡败,却依然不怕死的还要继续冒犯。

  他相信,没有人会喜欢战争,外族人之所以想侵占他们疆土,无非是本朝土地辽阔富饶肥沃,而他们所处的地方环境恶劣难以生存,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彻底平息战争。

  叶君书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一遍,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他写得专注,连身边什么时候站了人都不知道,等余光不经意撇到那一抹明黄,他笔尖一颤,笔下那一撇生生加粗了一倍。

  他定定神,即使这一瞬间心跳如擂鼓,手中还是毫无停滞的流畅往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