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病弱美人在七零第102节(1 / 2)





  虽然条件很差,但附近都是本校的大学生,安全性还算有保障。

  如今没有商品房,也暂时只能这样勉强住着。

  连宋阮阮都跟着忙前忙后了大半天,三人这才把所有行李搬进租来的房子里。

  “阮阮,今天真是辛苦你了,我先给你烧点开水喝,我们待会儿再出去吃饭。”

  陈美珍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道。

  然后她就开始去生柴火炉子,然而,才过来,买来的只有干柴和煤炭,还没准备引火的其他柴火,根本点不燃火。

  宋阮阮在一旁看着,从军绿色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给她:

  “美珍姐,拿这个点火吧。”虽然她没烧过火,但好歹在农村待了一年多,基本流程还是知道的。

  陈美珍接过报纸,一眼就看到了头版,奇怪地道:

  “你哪来的c省日报?还随身带着。”

  按理说,c省日报是在c省发行的,在s市是买不到的。

  “这是c省日报给我寄的样刊。”宋阮阮解释道。

  这报纸是她星期五放学的时候,班上的干部传达给她的小包裹,c省省报寄给她的样刊,一共有两份,张记者给她争取到了第二页一个很大的版面。

  这新闻本来是在开学前就已经发了,但由于邮政效率低下,层层传达到学校更是耗时久远,导致她开学后才收到。

  “c省日报为什么给你寄样刊?”陈美珍就更好奇了。

  “因为我是理科状元,他们采访了我啊。”宋阮阮笑着道。她之前只是去信跟陈美珍说了自己被复兴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录取,并没说理科状元以及采访的事情。

  陈美珍顿时哇了一声,兴奋地道:

  “阮阮,你也太厉害了吧!我看看,报道在哪里?”

  宋阮阮翻开第二页给她看。

  “这里呢。”

  陈美珍逐字逐句地读完了报道,倍加珍惜地抚平了被宋阮阮折皱了的报纸,用一种责备地目光看着她: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报纸,你竟然拿来给我点火!太暴殄天物了!”

  说着看到上面被自己抹黑了的手印,更是懊恼,“哎呀,早知道是这么珍贵的报纸,我就该擦干净手来拿,现在都给摸黑了!”

  宋阮阮对这个纪念意义倒是不那么看重。

  在她看来,虽然她确实为这次考试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省状元的名次还是有些胜之不武。所以她内心里并不太觉得这是真的属于自己的荣耀。

  “点火就点了呀,我包里还有一份呢!”

  陈美珍听到这话,顿时眼睛一亮:

  “你还有一份啊,那这份我就留着了!”

  “你留这个干什么啊?”宋阮阮好奇地问道。

  陈美珍一脸珍惜地把报纸铺平了放在床下压着,笑眯眯地道:

  “这上面有你的照片呢!当然要好好留着了!等我将来有了孩子,我就拿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她妈妈可是有一个省状元的好朋友!”

  这话顿时打开了宋阮阮的一段遥远回忆的阀门,让她有些惊悚地愣在了原地。

  她就说为什么这报纸上的照片看着有点眼熟,原来她见过!

  小学六年级考了全区第一的时候,她妈妈拿出一个相册,给她看其中一篇被精心装裱起来的剪报,对她道:

  “阮阮,虽然你这次确实考得很好,但未来还很长,不能骄傲哦,要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你看,妈妈的好朋友,和你同名同姓,当年可是省状元呢,你可不能辜负她的名字。”

  第84章 大学四年,我不想把时间……

  由于很少见长得这么漂亮的高考状元,以及得知那人和她同名同姓后,宋阮阮对当初那张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印象很深刻。

  但到底过了八}九年,最开始看到的时候她并未把两者联系到一起,直到陈美珍的话作为锚点,打开了她这段尘封的记忆,她才恍然发现,自己在十一岁时看到的剪报,其实就是眼前的这一则报道。

  很有年代感的花棉袄子,扎着两个长长的麻花辫的发型,后面的砖墙与木质大门,与眼前报纸上的照片逐渐重合。

  那上头醒目的标题“本届全国唯一女性理科状元,数理化满分——谁说女儿不如男”,也逐渐和模糊的记忆对上了。

  所以,她就是妈妈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朋友?!

  没什么比意识到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历史,是她长大后穿越回去所创造更惊悚的事情了。

  她如今满脑子只有一个问题——那后来的她去了哪里?

  妈妈那个和她同名同姓的朋友,她似乎从没见过,妈妈也没再提过。唯一提的那一次,现在想想应该是喝醉了。

  她试图回想当初更多的记忆,她在妈妈说那话之后说了什么?

  她当时年纪小心高气傲,心里好像更多的是不高兴,不服气。

  明明她考了那么好,老师都在夸她,妈妈不但没夸她,还拿出一个和她同名同姓的人的成绩来打压她,一副为那个朋友骄傲的样子,根本注意不到自己女儿的成就。

  所以当时她并没有追问那个阿姨的消息,而是放下了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