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9)(1 / 2)





  青元:是。

  等青元推门出去后,柳泽微微阖上眼,身子微微往后仰背靠着椅背,等到他再睁开眼时,眼里没有丝毫笑意。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开了口,唤了声,沉月。

  门外候着的丫鬟开门走了进来,柳泽将刚才那封夹在书中的信拿出来在蜡烛上烧尽,又重新写了一封交给她。

  让英国公按照信中去做。

  是。

  眼看又要入冬,枝头枯叶乱颤,凛冽寒风发出凄厉的号叫。

  宫内依旧是死气沉沉的模样,到了年关时,边关比起之前太平了许多,但不知为何,殷怀总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的感觉。

  每年年关时,大殷周围的边陲小国都会前来皇城朝拜进献,今年也不例外。

  前来参拜的还有北戎的使臣,进了殷都后便住在城中驿馆之中,听说还带来了宝物进献。

  宫宴定在两日后。

  距离宴席正式开始还有一些时候,因为有不少外来人涌入,殷都城像是也热闹了不少。

  学馆里也聚集了不少年轻士子,他们大多都是些国子监的学生,偶尔也会有些年轻文士,整日聚在学馆里议论天下事。

  殷怀最不想和读书人打交道,因为他们最爱把为江山为社稷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的说辞挂在嘴边。

  一问起罪来,梗着脖子一副不怕死就要撞墙的模样,如果真撞成了天下文人都得对他口诛笔伐。

  想到这里殷怀又想起了老是参自己折子的那个冯御史,觉得他肯定是里面精英中的精英。

  这几日学馆又隐隐穿出风声,说什么恐怕又有战乱,什么天下局势即将有大变。

  殷怀听得牙齿痒痒。

  于是挑了个时候,准备和重苍平喜他们出宫去城中最有盛名的一家学馆,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殷怀身子已经好多了,可是重苍还是生怕他着凉,拿了大氅给他披上。

  下了马车后,殷怀哈了口白茫茫的冷气,踩在茫茫雪地上,身后重苍亦步亦趋的跟着他。

  面前的学馆是间二层小楼的雅居,一踏进去便能听到滔滔不绝的议论声。

  这北戎来进献什么宝物,绝对没安什么好心。

  哎,恐怕又要打仗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

  只见几人围成一群,中间坐着的人看上去十分年轻,一袭紫衫,眉清目秀,看上去最多二十岁。

  他一直都没说话,只是听着周围的议论声,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锦之兄,你怎么看?

  对啊,锦之兄你学识渊博,你说对那群北戎人,我大殷该如何处之?

  谁不知道林锦之一举夺下状元郎,以后必定前途无限,有点眼色的都想与他结交。

  林锦之摇头,一切都由陛下定夺。

  此话一出,周围人都是一声嗤笑,显然是不以为然。

  先皇子嗣单薄,到驾崩也只有今上一子。

  当初魏贵妃诞下了龙子,结果养到三岁时,本来好端端的却突然暴毙。

  当初先皇在太子一位上举棋不定,因为太后当时虽然有孕在身,但是魏贵妃的大皇子已经三岁,聪明伶俐,很讨先皇喜爱。

  再加上魏贵妃母族背景显赫,本朝一直都有立长不立嫡的传统,所以当时太子一位,先皇本来是属意魏贵妃的大皇子。

  最后不知谁叹了口气,只能说一切都是时也命也。

  如果当初不是大皇子突然病逝,这个皇位哪里轮得到如今的皇上。

  如今一个妇人把持朝政大权,皇上年龄又小,哪里懂什么治国的大道理,性子又残暴任性,动辄便杀人泄愤。

  这样长久下去迟早要出大祸患。

  因为学馆太过嘈杂,所以殷怀进去倒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他从人群中艰难的挤了出来,做出好奇的模样,问旁边那人,你们在说些什么。

  学馆规矩是不能打断别人说话,那学子本想呵斥一声懂不懂规矩,可当他转头对上那张稠艳夺目的脸时,不由愣在原地,连想要说的话都一并忘记。

  .

  见那人不理自己,殷怀正准备再问时,就听到耳边响起一道熟悉的少年嗓音。

  陛下?

  林锦之望着殷怀,脸上有一瞬间的惊讶,不过他很快就克制住了,连忙跪伏在地上行了一礼。

  学生不知陛下前来,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他不敢抬头,努力隐藏着自己隐秘的欣喜,生怕泄露一丝一毫,那都是对那人的大不敬之罪。

  空气凝滞了几秒。

  众人的眼神纷纷落在殷怀身上,面上惊疑不定。

  面前的少年乌发用了一根白玉簪松松挽起,肤若冷雪,生得稠丽动人、明明生得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偏偏看人时多了几分清冷味道。

  他身上的锦绣华服,腰间挂的锦龙玉佩,无一不在彰显他的尊贵身份。

  可实在长得出乎他们的意料。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不知谁先跪了下去,其余人见状也纷纷下跪,一时之间学馆里跪伏一片,齐声叫着参见陛下。

  殷怀干咳了一声,平身吧。

  他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众人见他没有动怒的迹象,这才放下心,心里却都有些尴尬无措,一个个面红耳赤,不敢去看殷怀。

  毕竟才在背后议论了别人,不过让他们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殷怀竟然没有发火。

  这还是那个乖僻暴戾的皇上吗?

  林锦之面色微红,连忙示意殷怀落座,随后众人又看他低声和林锦之说话去了,似是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气氛才又活络开。

  殷怀知道现在的处境实在不太妙,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朝不保夕。

  不过他对皇位也没什么野心,先皇子嗣单薄完全是因为太后的手段。

  当年太后一直膝下无子,于是合同她的左膀右臂成立了打胎小分队,据说她战况最佳的那几年,皇宫里连老母鸡都不敢下蛋。

  而就在殷太后以为自己一辈子与子嗣无缘时,好巧不巧在这时怀上了,怀上的当然不是原主,因为生出来的是名死婴。

  好在殷太后知道自己这一胎多半保不住时,就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事先找到了个被先皇宠幸过有孕在身的小宫女,又给她用了药迫使产期提前,生下了原主,被调包给殷太后。

  因为生母身份过于卑微,再加上自皇上醉酒偶然宠幸她后,便一直没有再召见她。

  宫里的贵人也都不知道这件事,除了当时已经执掌凤印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

  现下可以说内忧外患,不过西南的饥荒,殷怀从蘅洲回来后便砍了好几个贪官污吏的脑袋,这下子再也没有人敢欺上瞒下。

  现在国库再拨款放粮下去,下面的人也不敢贪一分一毫,灾情比起之前缓解了许多。

  只有外患。

  北戎确实是个大麻烦,现在只能依靠自己和重苍做的那个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