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六章汴京烤鸭





  “咦?又是没人吃的,有钱人平时都吃些什么啊?”陈初六就奇怪了:“他们猪肉不吃,猪杂不吃,鳖肉也不吃,连鸭肉也不吃了。”

  “嘿嘿,少爷有所不知。有钱人吃的,都是牛肉羊羔,禽类也只吃鹌鹑、花鸡和鹅肉,这鸭肉同猪肉一样,是咱们寻常百姓才吃的。”账房笑道:“若不是少爷把那鳖汤和猪下水弄得如此好吃,就是寻常的百姓也是不吃的。”

  “哦……那浪费了大好的东西啊!”陈初六叹口气,指着地上嘎嘎叫的鸭子道:“这鸭子全身都是宝贝,怎可不吃,厨子过来,我叫你们烤鸭之法!”

  “少爷又研制了新的菜?!”厨子与账房皆是乐了,闻言二舅也从里屋出来了,直叫唤他要先吃。

  “二舅,你先别急着吃,咱们还没试验成功呢。”

  陈初六带着厨子,把五只鸭子清理好,按照欧阳修他娘给的办法,把这五只鸭子腌制好,然后放在火上面烤炙。在烤熟之前,陈初六把鸭肚子肠子鸭掌都拿出来,卤一卤,做成了小凉菜。

  此刻,酒楼又来了许多客人,陈初六便摆了五小碟,找几个消费高的桌子送出去。没想到的是,烤鸭还没有出名,这鸭掌却先受到了欢迎。

  五个桌子的人同时把厨房围住,直到厨子翻箱倒柜告诉他们确实没了之后,他们这才肯作罢。鸭掌并没有什么肉,全靠卤汁儿的鲜香,特别是下酒的人,特别爱这一口。

  真正喝酒的人,是不怎么吃菜的。那些酒腻子更是如此,一颗花生米,就能下一碗酒。要是再要一颗,就会被人说是“菜虎子”。宋朝还没花生米,下酒的多半是蚕豆,但蚕豆是素菜啊,哪里比得这鸭掌。一个鸭掌,能嗦啰半天。

  那五桌人正是狠人啊,直接定了客房,放出话来:“不吃到鸭掌,我们就不走了!”

  接下来就是鸭肠,鸭肚子,分别送到了别的桌子上。然后订客房的就吵开了:“我吃不到鸭肠子不走!”

  “关我什么事,我要吃鸭肚子!我先来的!”

  好家伙,这一群人穿着绫罗绸缎,带着下人奴仆,坐着高头大马拉的马车,说出去都是临川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喝多了,竟然在醉桃源门口大吵大闹起来。

  路人都纳闷啊,这些人是欠了钱?还是瞧见哪个小妾好看,在这里争执?

  无意之中,醉桃源的名声便传开了。到了晚间,陈初六把烤鸭端到了桌子上。醉桃源有八间客房,陈初六住了一间,两个小丫头也住了一间,剩下的六间房子,凑了一十二个人。五只烤鸭,有一只烤废了,让厨子吃了去反思。剩下四只,片成了鸭肉,端上了桌子。

  陈初六笑道:“诸位,送你们吃的那鸭掌鸭肚子鸭肠子,都是小零碎儿。这烤鸭肉,才是正菜!”

  账房指着陈初六道:“诸位客官,这位可不是咱们醉桃源的伙计。这位是陈大人的公子,咱们醉桃源的东家少爷,那甲鱼汤和章津肺片,都是咱们少爷研制出来的。今日新出了这鸭,请大家尝一尝。”

  众人闻言乐了,有些还站起来拱拱手,以表敬意。但鸭肉还是腥臊出了名,大家不敢动筷子,问道:“陈公子,这鸭肉是有渊源的吗?”

  陈初六笑道:“这当然是有渊源的,那还是数十年前,伪唐城破,后主李煜被捕,他那后宫中有一御厨跑了出来。辗转多年,便把这方子流传了出来。后来在汴京啊,有一个大厨将他发扬光大,但这个大厨……”

  陈初六绘声绘色,说了好一通寻宝的故事,众人听罢,看着这烤鸭的眼神就变了。

  “原来是来自汴京的啊……”

  不再是怀疑,不再是觉得难闻。

  眼睛里闪闪发光!

  这可是宫廷御膳,汴京烤鸭!百年品质,童叟无欺!

  众人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看法,再吃那香酥的烤鸭,便觉得回味无穷。这烤鸭还不是特别好吃,最好吃的,还是欧阳修他家里的。但这烤鸭是新的口味,新奇加上好吃,众人便一下子着迷了。

  六个人吃两只鸭,远远不够,厨房颠三炒俩,这才应付了这几个饕客。但烤鸭比之前的东西,都要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一炮而响,名声大噪。

  好在醉桃源这里有官府罩着,抢了别人的生意,别人也只能认栽。没人来捣乱,醉桃源客人也天天爆满,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客人,让陈初六不得不回到章津,把客房空出来。

  鸭肉的开发,无意中带动了另外一个和陈庄一样的小渔村发生了变化,欧阳修家里,也富了不少。从这里开始,欧阳修的人生路发生了小小的转折,他再也不用急着去湖北宿州寻找他叔父,提前的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章津,陈初六的日常便是钓鱼,读书,骑马,偶尔打打太极拳,锻炼一下身体。只等到开学入内舍,扎扎实实读三年书,再去州学那边搏一搏功名,看能否一下入州学,然后贡举去汴京。

  “好嗨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朝,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陈初六走着街舞的步伐,哼着小调,在宜黄水边玩耍。忽然,杨开叫住了他,把他拉到了角落里,十分认真地问道:“初六,你想没想过学功夫!”

  “没有……”

  “那你的太极拳是从哪里学来的?”

  “陈抟老祖传给我的呀,他也姓陈,也许是隔代遗传呢。”

  “少瞎说。这么跟你说吧,你的太极拳那天我看了,一直在琢磨。这些日子我将太极拳改造了一下,我发现用于实战刚刚好。”杨开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郑重其事地道:“我杨开还有一身武艺,是该传个弟子,你学正好。”

  “不好……”

  “为什么!”

  “我特别怕疼……”

  “不行,你身子骨太弱了,我得帮你改造改造!”杨开不依不饶,拉着陈初六到了一边:“你每天起来打太极拳,跑步,那有什么用。杨大哥教你杨氏十八路走刀法,保你身轻体健!”

  没想到的是,周氏和陈守仁无比支持,他们觉得,男孩子嘛,书是得多读一点,但最重要的还是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还是传宗接代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