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1 / 2)





  这侯府将来可是平氏夫妻跟他们的子孙的,饶是平氏性子再平和,想到自己儿孙的产业就这么被一群小人生生挖了块去,心里也不舒坦,“骄娘说的有理,咱们东府的子弟,凭自己的本事立世,祖宗的余荫能享便享,享不到也只能愿自己没出息,咱们这些亲戚还能管他们一辈子不成?”

  杨仁宁做为侯府的嫡长孙,自小是被老侯爷亲自带大的,十三岁便入了天子卫,如今已经是神机营的都指佥事,算是长兴侯府再次兴盛起来的希望了,而西府那些不成器的亲戚,将来都是他的负担,平氏想想都觉得头疼。

  “淑宁说的对,咱们杨家被西府勒啃成这样,她们还有脸来笑咱们穷?心里笑着咱们穷嘴上还说什么一家子亲情割不断觍着脸叫大哥拉拔她们,我呸,好厚的脸皮!”杨华辉不争气,何氏却是杨家的人,又最是个护食的,怎么能看着别人来占杨家的便宜,“现在拉拔杨仁谦,以后是不是还要管着那边的子子孙孙?一群记仇不记恩的东西,养条狗都比她们强些!”

  见几人越说越气,小郭氏想要再劝,可想到自己的丈夫也被个庶女不放在眼里,到底也没再说话。

  ☆、第18章 十八靖国公

  马蕊娘从正院回来,见兄长马之仪跟靖国公周承辉正在埋头画画,也不打扰他们,找了张椅子坐下静静的等着。

  靖国公周承辉是马蕊娘的表弟,也是太子周璨的长子。马家是太子妃梅氏的外家,老归德侯马遥是梅氏的舅舅,因此马蕊娘跟周承辉也算是表姐弟,因为太子妃梅氏的娘家在陕西,周承辉跟马家兄弟们又都十分要好,出宫一般都会到归德侯府来坐坐。

  说起来如今的太子周璨,也算得上是大晋四代中最不得意的太子了。原因无它,周洪要立了出身魏国公府郑皇后所生的嫡子周璨为太子之后,便信了龙虎真人解的谶言,“龙不见龙,不然不但会有一伤,而且也会伤了国运”,这下,惜命的建安帝便命才十岁的太子周璨搬出了东宫,独自住进了太子府。

  之后近二十年里,周洪没有再见过长子一面,再亲的亲人,二十年不见,什么亲情也被时间给磨没了,何况不得上朝的太子,自然也无法参政,至今周璨然后困守在太子府里跟着太傅读书。而周璨的长子周承辉反而比父亲得建安帝的欢心,一岁时就被郑皇后抱到昭阳殿里亲自抚养,虽然去年被建安帝封了靖国公,又赐了府邸开府,但郑皇后跟姜太后舍不得这个看着长大的孩子,所以周承辉绝大多数都是住在姜太后的慈宁宫里。

  一副画完,马之仪先收了笔,转头向马蕊娘道,“怎么去了这么久?康王府的人来做什么?”

  想到在大伯母刘氏的昭德院的情景,马蕊娘不由噗嗤一笑,“是康王妃的人遣人来给祖母请安,顺便么,”她特意拉长了声调,慢悠悠道,“问了问我那天跟杨家大姑娘一起做了什么?”

  马之仪挑眉看着周承辉,这个东宫长子,如今的靖国公,其实不过十三岁,可马之仪从来没敢将他当小孩子来看,见周承辉不语,马之仪又向马蕊娘道,“那你是怎么说的?”

  “我跟骄娘一起去更衣,然后就在浣玉阁外头坐着闲聊,再后来就进了阁内,”马蕊娘目光坦诚,“我就实话跟康王府的嬷嬷说了。”

  “康王府这塘水还真够浑的,”周承辉将手里的画笔在水盂里慢慢洗净,“为什么那人不对付周昧,不对付康王,却偏偏选了周徇?”

  比起周必亮这个会员郎,周徇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马之仪也有些想不透其中的缘故,半天道,“我查了,当日引周徇过去的是康王宠妾的丫鬟,不过那丫鬟却是王妃的人,而引周昧身边人过去的,却是他舅母身边的人,”这关系够乱的,马之仪实在想不通那些人到底要做什么,拧眉道,“是不是冲着张家来的,毕竟出事儿的新妇的陪嫁丫鬟,张影心的名声-”

  短短几日,这桩发生的康亲王府娶长媳的婚礼上的闹剧已经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成了街知巷闻逸事,市井百姓对这等事涉权贵的风流韵事没有不感兴趣的,恰又因为是下人之间的丑事,康王府跟张家都不好大张旗鼓的堵别人的口舌,结果传来传去,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大部分人都认定,这小厮跟丫鬟是在周昧跟张影心私下相会时彼此看对了眼的,现在两家主子终于光明正大的拜天地了,两家的下人就再也按捺不住先做了夫妻。

  “难道是顾培正?”马之仪迟疑了一下,两朝元老,曾经的帝师,最得建安帝信任的首辅顾培正,真的为了对付张明翼而用了如此下作的法子?次辅张明翼在人前可是唯顾相马首是瞻的,顾培正不至于用这么下作的法子对付自己的下属吧?

  这人一旦尝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自然是舍不得失去的,而旁边的人也不会甘心顾培正一人独大,周承辉冷冷一笑,什么清流什么名士,在权跟利之前,哪里还有节操可言?“关键是张家怎么想,坏自己女儿闺誉的事儿,寻常人可是忍不下的。”

  不论张明翼怎么表忠心,顾培正未必就真的全心信他,而张明翼如今折身事顾,为的还不是阁子里的头把交椅?周承辉可不相信在权利面前,世上有真正的盟友。

  如今最得圣宠的顾贵妃可是认了顾培正当大伯的,而张明翼也若明若暗的也跟昌王走的近,而真正的正统太子周璨,却成了被人遗忘的那一个,马之仪叹了口气,两位阁老心里都偏着昌王周琛,若不是太子妃管祖父叫声舅舅,只怕马家也未必愿意趟这趟浑水,“那咱们有的热闹看了,哼,这个顾阁老,为了打压张次辅,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见表兄明白了自己的话,周承辉淡淡一笑,既然已经有这种传闻出来,他们的人再添一把火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边先乱了自己的阵脚,他们这一脉才能有喘息的机会,“你说杨家大姑娘是真的无意中听到别人的话?她一个姑娘家跑出去管这样的事?”郭氏周承辉是见过几次的,听说当年太后跟祖母也是听了她的话才点了母家并不显赫的母亲为太子妃,只是这个杨骄周承辉倒没有什么印象。

  “若是旁人跟我这么说,我自然不会信的,表弟你是没有见过骄娘妹妹,那是最不会藏心思的一个人,”不然也不会被几个小丫头耍的团团转了,几年交锋的经验叫马蕊娘对杨骄颇为了解,摇头道,“她从来不会哄人的,再说了,杨家跟康王府多少年没有来往过了。”

  马之仪对自己这个妹妹的眼力还是有信心的,她说杨骄没问题,马之仪想都不想便信了,“蕊娘说的没错,那个杨家大姑娘听说被她祖母宠的不成样子,想来也是一时不平,跑过去警告周家小子了。”说到这儿冲妹妹促狭的一笑,“她救了周家小王爷,怨不得妙妹妹你这么相信她了,听说你还要将她当亲妹子一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年后就要跟周徇定亲了,原本马蕊娘只是听哥哥说周徇虽然算不得出色的儿郎,可是在宗亲子弟里并无恶名,且马蕊娘虽然是侯府千金,但归德侯终归落不到自己父亲头上,算下来她如能嫁进王府是实打实的高攀了,何况那天她在花架之后看清楚了周徇,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只论长相,在盛京城里也是数的上的,马蕊娘心里想着,不由红了脸,嘴上强道,“哥哥你是不明白女孩儿们的事,我根本就不讨厌杨骄的。”

  ☆、第19章 十九亲事

  周承辉却没有这么乐观,自小的宫廷生活养得他已经本能的会把事情往深处,复杂处多想一了,如果杨骄真像马蕊娘说的头脑简单,听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不该是告诉长辈或是身边好友?

  而且她只身示警还不忘白纱掩面?还有这一向爱跟马蕊娘斗艳的杨家大姑娘一反常态,穿了一身素雅的衣衫示人,一个侯府千金居然跟个武官家的女儿穿成了一样,这样的巧合他还是头回听说。

  “表姐既然喜欢杨家大姑娘,走的近些也无妨的,郭老夫人虽然不常到宫里去,却极得太后的信赖,”不但是姜太后就连郑皇后每年对命妇们的赏赐,郭氏都是头一份儿的。

  再想到郭氏那身本事,周承辉心下黯然,母妃却生他时坏了身子,这些年来再无所出,倒是太子嫔梁氏,不但生下了周承瑞,还生下了惠阳郡主,如今又有了身孕,外头风雨飘摇,太子府也是刀光剑影。

  听表弟赞成自己找杨骄玩,马蕊娘心里挺高兴,“我跟骄娘已经说好了,过些日子她请我到她们乡下的庄子里钓鱼去。”

  康王府一家正汇聚在老王妃的荣恩堂里听府里林嬷嬷的回话,待她将在归德侯府的情景回完,曲氏才道,“你也是府里的老人儿了,依你看,马家的那姑娘如何?”

  林嬷嬷一家是康王府几代老人儿,她又是康王周克宽的乳母,两个儿子都已经被周克宽放了奴籍,跟着周克宽从小校做起,如今都已经是四品的武官了,连林嬷嬷都得了诰命成了老太太。今天曲氏特意叫林嬷嬷出马,也是因为太过宠爱小孙子周徇,自己为他相中的姑娘,还希望林嬷嬷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一看。

  “妾身是哪牌名上的人,如何敢妄议侯府的姑娘,”虽然在外头也是被人奉承的老太太,林嬷嬷却从不敢在老王妃和康王跟前托大,口里虽不再称“奴婢”,可依然行的是家礼,客气了一句才道,“侯府的姑娘规矩自然是没得挑的,妾身看那马姑娘是个爽利的性子,说起话来也清楚明白,跟咱们徇哥儿刚好一对儿!”

  林嬷嬷太知道老王妃的心病,康王不明不白的从外头带回来这么一个女人,成天悲风愁雨的连大声说个话都好像能吓着她,却硬叫王爷不顾老王妃的反对明媒正娶做了王妃,别说是老王妃了,就算是她,如果儿子打个仗从外头弄这么个女人回来,她也不会喜欢,所以这小丁氏反对的,她肯定是要支持的。

  丁湘云确实不希望儿子定下马家的女儿,左右她这一生是要对不起小儿子了,如果能从高门里给小儿子挑一个出色的妻子,也算是对儿子的弥补。

  可是马家却不是她心中所希望的,高门跟高门还是有区别的,如归德侯这般,子弟得力,而且还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姑娘再好,她也不愿意接受,“马家姑娘确实极好,人品相貌都没得挑,只是咱们徇哥儿性子软,马家姑娘-”

  “怎么了?湘云不喜欢马家的女儿?”几日之间,周克宽已经原谅了妻子在长子大婚时候的疏失,又恢复了以往对丁湘云的疼惜,如今看到妻子不情愿,周克宽看向曲氏道,“马家跟太子太近了,将来只怕-”

  “太后跟皇后可都好好的呢,”曲氏就看不过儿子唯妻命是从的样子,重重将手里的茶碗摞到桌上,“张家可是向着昌王呢,就不怕有个万一?”

  “宗室里跟你一样的堂兄弟不少,可为什么咱们依然是亲王府邸?凭的是什么?是军功,是你跟你父亲两代人将宣大一线打的如铁桶一般,”曲氏最不看惯那些成天言辞咄咄可听到鞑靼兵至就吓的屁滚尿流的书生们,“老大是听了他娘的话一门心思做学问了,你想没想过,将来这宣大总都督的位置要交给谁?”

  如果要保他们这一支长长久久,这宣大的兵权就不能交,何况如今建安帝只知宠信宦竖,一心修仙,朝堂上更是拉帮结派乱成一片,自己若是后继无人,只怕这亲王爵就要在他这代断了,“所以母亲才选了马家?”

  “丁氏说的也没错,徇哥性子是软了些,这也怨我们,这些年将他娇养的太过,唉,”曲氏一脸无奈,“原本想着有老大呢,徇哥儿靠着哥哥做个富贵闲人也不错,可现在,”她摇摇头,没再往下说。

  现在康王府要靠周徇了,周克宽心里冒出这句话来,再想想小儿子虽然性子软,可习武上极有天赋,自己也正当年富力强,难道花上二十年功夫还教不出个大都督来?如果是这样,以战功起家的归德侯一脉,倒真的是一门好亲,而且两个儿子两边各定上一个媳妇,打平跟没定一样,“娘说的对,咱们康王府靠的是军功,讲的是忠心,为子选妇也只讲品性,跟旁的无关。”

  这就对了,曲氏看着脸色发青的丁湘云微微一笑,周昧在曲氏眼里可是没几分像自己儿子的地方,甚至丁湘云的来历在她眼里都是儿子一生的污点,这康王府如何能交给血脉不明的人来继承?“你就放心吧,就算是马家姑娘嫁进来,上头还有你我呢,还能叫她翻了天去?咱们徇哥儿性子绵软,若没有个爽利的媳妇,将来还不叫人欺负死?”

  怕将来被人欺负死?这是说谁呢?丁湘云的脸又白了白,到底还是不敢当面跟曲氏顶撞,弱弱的笑了笑道,“母亲说的是,马家也是有百年根基的人家,养出来的女儿怎么会不懂事,是媳妇着相了。”

  儿媳服了软,曲氏满意的点点头,才又道,“既然不是杨家的姑娘,那就应该是黄家的女儿了,叫什么来着?宜恩?倒是个好名字,改天请过来我要好好看看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