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章(1 / 2)





  说完也不等周承辉再劝她,一转身就向外跑,“我这就去跟太后娘娘说去!”

  “回来,你就这么跑去,只怕几句话就被问住了,还有杨姑娘,她来了一会儿,你就要出家了,贵妃能不迁怒?”周承辉已经迅速的盘算好其中的利弊,左右等太子登基,有他在,清河皇姑的日子也就好了,何况前朝也不乏出家的公主,“以我看,皇姑就去做道姑好了,时时侍奉老君,嗯,就算是贵妃娘娘要将你嫁到顾家,二月之前也不会提,你先将那些青词绣好,等皇爷爷寿诞之日,陛见之时,再说出自己的心愿,只要皇爷爷点了头,谁也拦不得你!”

  “靖国公的主意好,公主回去之后,万万不能将心思表露出来,只像以前一样便好,除了绣青词外,不妨再找些经文来看,”杨骄小声帮着清河公主出主意,“至于才人娘娘那边,公主也不要去,”她望了周承辉一眼,“靖国公自有办法通知才人娘娘。”

  你怎么知道我有办法?周承辉无语的看着杨骄,可看清河公主连连点头,只得道,“皇姑姑放心,一旦你愿意舍身事道,皇爷爷定然龙心大悦,才人那里,不会有人为难她的。”

  没想到出来见一趟清河公主,居然出了这么一场事,杨骄心中感叹世事无常,但也为清河公主能逃过一劫开心,没想到头顶上有人道,“你劝的我皇姑姑出了家,居然还这么高兴?”

  杨骄抬眼看了看比自己高半头的周承辉,“如果能侍奉于父母膝下,自然不必出家,可于公主来说,酌月殿的日子,真不如换个自由之身呢!”

  “可出家之后,皇姑姑便再不能像世间女子那样,觅一良婿,过上儿女成群的舒心日子,”想想清河公主以后都要过着晨钟暮鼓的清冷日子,周承辉一脸的不忍。

  “噗嗤”,杨骄不由轻笑出声,“大晋建朝数代,有几位公主真正过着‘觅一良婿,儿女成群的日子’?若是有皇上护着,就算没有良婿、子女,靖国公焉知公主不能过上舒心的日子?”

  先不说在大晋驸马不能入朝参政的规矩下,有没有好男儿愿意尚公主,就算是有,难道对女子来说,真的嫁个好男人,生下一群儿女,日子就舒心了?杨骄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大晋贵妇们的生活,真的不只是“夫婿”跟“子女”,这两样都有了,也未见得能真正的快乐。就算是现在看着日子最逍遥的德阳公主,如果登基的是周琛,顾贵妃还会容她过的像现在这般?

  “你这丫头,当初我就看你不凡,没想到歪理确实挺多,”周承辉看着正一脸笑意的低头嗅着花香的清河公主,“起码现在,皇姑姑很舒心。”

  “你帮我皇姑姑了一个大忙,我替她还份人情给你,如何?”见杨骄准备往清河公主那边去,周承辉道。

  ☆、第63章 六十三送花

  还人情给自己?这人还真是爱计较,杨骄蓦然想起他为了哥哥杨仁皖的性命,“放”了三娘子的事,“不必了,杨家不还欠着国公爷的人情么,咱们两清了。”

  “那个你已经还了,”周承辉双手环抱,做了个弹琵琶的动作,“杨姑娘的十面埋伏十分应景。”

  应景?这个杨骄可不能认,她茫然的看着周承辉,笑道,“国公爷是在取笑臣女的琴艺?臣女也是没办法了,没想到还是被取笑了。”

  杨骄装傻不肯认,周承辉也不再逼她,只是深深的望了杨骄一眼,“姑娘先听一听,再决定要不要可好?”

  “听闻这些日子杨大人在京城走动的颇为频繁,”周承辉微微一笑,目光透过暖花坞的玻璃窗看着离的极近的那些内侍们,“怎么样?职位可有着落了?”周承辉的人着意打听了,这个杨华隆也算是个能吏,只是手有些黑,他叫人坑了他一万两,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周承辉这么说,显然是留意自己二伯的动静了,杨骄点点头,苦笑道,“臣女二伯确实在谋差使,以前似乎已经定好了吏部的缺,不过现在,只怕连京城都不好留了。”

  “那杨姑娘怎么想?想让杨大人在京城还是外任?”据周承辉收到的消息,杨华哲之所以能够强项的坚持弹劾顾培正,杨骄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现在因为这件事的又一桩恶果来了,他真的很想知道杨骄的想法。

  因为自己的决定而伤害到家人,比叫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已有的,更痛苦。

  “京城还是地方,在臣女看来,各有好处,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臣女觉得二伯还是留在外头的好,”杨骄皱眉道,“何必非要在人眼前,时时提醒呢?”

  “现在这个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周承辉意味深长的看着杨骄,“杨姑娘对时局还有自己的看法?”

  这是在试探自己?杨骄禾眉微扬,一脸诧异的看着周承辉,“臣女说的这个时候,自然是顾相还在气头上的时候,家父得罪了顾相,这是盛京皆知的旧闻了?靖国公您是忘了?”

  好吧,她在跟自己装傻,周承辉无奈的点点头,“原来杨姑娘说的是这个意思,我也觉得这个时候,”他刻意在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杨大人还是去的远一些好,而且,杨大人并非正途出身,长兴侯府又是勋贵,不知道杨大人愿不愿意往大同去?”

  大同?杨骄飞速的回忆着从书本上看到的那些话,大晋设九镇,大同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巡抚之外,还有总兵官,与设在宣化县的宣府镇总兵官一并归在康王麾下,那可不是个普通的县府,下有卫所,堡寨,墩台,驻军十余万,叫二伯杨华隆去管理地方事务?

  “怎么?杨家人连这个胆气都没有?”如果其他地方的知府可以说是一方的当家人的话,军镇辖地的官员,可就是苦差事了,周承辉笑着向杨骄道,“如果杨家人不敢,就就算了,我寻别人的去。”

  周承辉这是在挑衅了,可杨骄到底不是以前的她,“并不是臣女二伯不敢应下这份差使,而是没有侄女儿决定长辈仕途的道理,”杨骄向周承辉弯眉一笑,“杨家人心里只有忠君报国,不论是什么样的差使,为国尽忠,为民谋利,便是人臣的本分了。”

  有康王坐镇宣大线,自己二伯去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到哪里去。杨骄心里也清楚,像杨华隆这种非科举出仕的,能走到今天这地步,已经算是顺利的了,若是想再进一步,在大同,打起仗来,倒比在其他地方上熬资历,要快的多。

  这是应下了,周承辉这次真的是对杨骄刮目相看了,“我知道了,杨姑娘回去先跟郭老夫人通个气,”郭氏是个有眼光的,有她作主,杨华隆也不会有多少异议。

  周承辉这是在帮自己,帮杨家了,杨骄想起梅氏可也是郭氏帮着选定的太子妃,若是周承辉不死,这江山,轮得着周琛?

  想到这里,杨骄激动的抓紧手边的花枝,一使力,一株紫风朝阳应声而下,而杨骄,看着手里硕大的牡丹,愣在那里!

  “嗤,杨姑娘真不是什么惜花之人,”周承辉轻笑出声,从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一把银剪,飞快的在周围的几株牡丹上尽挑了开的正好的剪下。

  “承辉,你这是做什么?小心娘娘-”

  清河公主见周承辉跟杨骄挺投机,以为两个小儿女看对了眼,有意成全他们,自带了官保儿站在不远处,也不过来,可看到周承辉在剪顾贵妃的爱物,她再也呆不住了,几步奔了过来。

  周承辉已经手起剪落,剪了七八十来朵了,他满意的放下手中的剪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娘娘有好东西,自然要献给太后娘娘才对,我挑几朵开的好的,拿过去给太后跟皇祖母簪发!”

  清河公主无奈的看着周承辉,再看看基本已经光了的花枝,这剪了也剪了,现在再说什么,也是枉然,“那咱们一起给太后娘娘送过去吧,”她一起去,当个出气桶也好。

  这周承辉居然想都没想就帮自己,杨骄呆呆的看着周承辉招手叫外头的小太监们进来,吩咐他们准备了托盘,将自己挑好的牡丹摆上,跟着他往慈宁宫去。

  “靖国公请留步,”杨骄心头一热,压在心头的话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你以后要多小心梁—嫔,免得终有一日,为他人做嫁衣裳。”

  话一出口,她生怕周承辉会问她为什么,从周承辉身边快步走过,跟在清河公主身后。

  叫自己小心梁嫔,为他人做嫁衣裳?难道,周承辉并没有去追问杨骄,为什么会对自己说那样的话,毕竟有郭氏在,有些常人不知的消息,也在情理之中,他从梁嫔身上又想到弟弟周承瑞,若是自己有个什么闪失,这些年的辛苦筹谋,可不是为了做了嫁衣裳?

  “太后娘娘,皇祖母,”杨骄跟着清河公主堪堪来到慈宁宫前,就看一道红色的身影从身边闪过,周承辉已经抢在她们前头,冲进了慈宁宫。

  “这,靖国公?”杨骄简直无法想像那蹦蹦跳跳的身影,是刚才跟自己讨论到底是谁欠了谁的人情的那个周承辉?

  那个依偎在姜太后跟前,任由她摩挲着头脸的少年是谁?那么大个个头儿,居然从姜太后的怀里“滚”出来,从小太监捧着的托盘里挑了一支红丹,搂着郑皇后的脖子,插在她的鬓边!他真的是问自己:杨华隆要不要去当大同知府的周承辉?!

  “承辉在两宫跟前,一向就是这样的,太后娘娘跟皇后娘娘,也最爱他这副模样,说是可人疼的很,”清河公主看了一眼神情诡异的杨骄,苦笑着向她解释。

  呃,这真是,赶上彩音班儿了,杨骄若的所思的点点头,努力叫自己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顾贵妃看到清河公主跟杨骄进来,一肚子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发泄口,“你怎么才过来?叫你带着杨骄赏个牡丹,你跑到哪里去了?”

  这居然就是宠冠六宫的顾贵妃?!杨骄觉得今天真是不虚此行,看到了变脸如翻书的周承辉,又见识了貌美如花,状若泼妇的顾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