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两兄弟被推着进了房间收拾,朱大英又选了个好看的木钗插在闺女的发髻,她道:“你四婶回来,去了老屋好好和你四婶子说说话。”

  “四婶?”崔小云脑海里闪过一个人,一个极为靓丽的妇人,穿金戴银像是个镇上人。

  不过,也确实是镇上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四婶是镇山一个大户人家的家奴,本是陪伴在小姐身边当贴身丫鬟,许是陪伴的时间长了,两主仆感情不错,在小姐出嫁后便让她恢复自由身,并嫁给了四叔。

  后因小姐生了孩子,四婶那时也刚生了儿女,便去了府中当奶嬷嬷,这一待就是大几年,平日里一两个月才会回来一道,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不管是崔家孩童还是大人,都挺期待四婶归家。

  朱大英继续叮嘱着:“你四婶住在镇上,见得人多,以后你的生意,说不准还能指望下你四婶给牵牵线。”

  崔小云一听,还真觉得可行。

  只是在亲自见到四婶本人后,便没了那个心思,她眼又不瞎,自然能看出四婶对他们的冷意,虽然话上客气,可眼神是冷的,就是偶尔要递个什么东西,四婶都是略显嫌弃,然后接过。

  “四郎媳妇,这次都住几日吧?房间我都给你安排好了,都是才洗漱过的床被。”崔老太紧紧握着儿媳的手,打心底里喜欢她。

  在四个儿媳里面,模样长得最好,又知书达理,在村里算是头一份,谁不羡慕她有这么个好儿媳。

  唯独可惜的是,四郎媳妇平日里不能常回家,一两个月才能见一次,她家四郎又在外地跑商,更是几个月不能回,闹得两人不能尝尝见面,夫妻不像是夫妻。

  一来就是因为如此,再来每次梅氏回来都是大包小包,崔老太对这个儿媳是又心疼又喜欢,在四个儿媳里面是最重视的那个。

  所以,每次梅氏回来,崔老太首先就是让家里人都过老屋一起聚聚,就像是都是一家人感情能深一些。

  不过很显然,她这个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人,尤其就是梅氏。

  梅氏坐在一旁,手里端着茶杯,一脸始终都是带着笑意,她轻声道:“过些日子府上小公子过生辰,我会忙碌一些,怕是过年前都不能回来一趟。”

  崔老太一脸遗憾,又不得不劝慰:“没事,府里事忙也由不得你做主,再说了镇上离着也不远,你要哪天想家中了,我们便去镇上见你就是。”

  梅氏笑而不语,绝对不会有这个可能。

  崔老太又道:“也不知四小子什么时候回来,你们今年没见过几次面呢。”

  梅氏将一口没喝的茶杯放在桌面,她开口:“我与孩子爹时常有书信联系,他这伙也忙得很,怕也得年后才能归家。”

  “这小子,会写信也不给家里来一封。”崔老太顿时有些不满了,四小子出去细算快小半年的时间,除了三个月前让人带了个口信和一些银钱,就一直没消息过。

  崔老太在这里埋怨儿子,其他人不由凑上来与梅氏说话,尤其是朱大英的大嗓门,直接强了先,“弟妹,许久不见你倒是越好看了些,果然大富人家养人。”

  这话说得众女眷连连点头,梅氏肤白又会打扮,不知道的看着还当是镇上的贵妇人呢。

  梅氏的笑意深了些:“三嫂可别夸我,你家小云是要出嫁了吧?”

  说着,往荷包里掏了掏,边道:“那日我怕是不能来,边先给小云添个箱。”

  这话一说,屋内的人个个有些尴尬,朱大英没说话,而是重重的哼了一声,一旁正啃着糕点的黄氏讪讪道:“出了些岔子,和贺家郎儿要结亲的是贞儿。”

  梅氏微微一怔,随后看着旁边害羞低垂着头的崔贞儿,眼里带着些许讽刺,就算不去追问到底是什么事,她都能大概猜到一些。

  深门大院里肮脏的事多了去,崔贞儿这些小把戏放在她眼里就相当于儿戏,不过也更加肯定了些,这样品性的人不值得她去结交,伸进荷包的手空空的伸了出来,她淡淡的道:“是么,那边恭喜了。”

  崔贞儿的脸从红润瞬间变得苍白,咬紧唇却什么都不敢说。

  朱大英白了这两母女一眼,随后凑在四弟妹身边,小声的道:“我家在卖些首饰样式,弟妹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给我们牵牵线?”

  梅氏拧紧眉头,心中带着些不耐,她之所以不愿意经常回家,就是因为总有些乱七八糟事要凑上来,忍耐住烦意,她道:“三嫂对不住了,我在府里不过是下人,哪里有这般能耐。”

  朱大英一听觉得蛮合理,被拒绝也没生气,反而将带来的两把木梳瞧瞧塞进三弟妹的手中,“你也是个苦命的,儿女不得见相公不得见,还得去外面伺候人。”

  “……”梅氏嘴角抽搐,她并不觉得苦命好嘛?!

  第16章

  最后,梅氏是趁着夜色降临离开的,回来了两三个时辰,住得院落没去过,两个儿女也没私下说过话,就在堂屋坐着聊聊便丝毫不依恋的离开。

  崔小云几乎没和这个四婶有交谈,坐在堂屋听着他们说话时,也打量了四婶的两个儿女。

  两兄妹是双胞胎,一直紧紧靠在阿爷身边,双手攥得紧紧,当四婶来询问他们话时,会流露出依恋的神情。

  可也仅仅如此。

  除了非常客套的问话,就没了其他,当四婶和其他人说得笑语连声时,两兄妹双眼几乎没从四婶身上移开,除了依恋更多得便是失望。

  崔小云不免有些同情,不过除了同情外也不能在做什么,等回到家中,点着油灯继续画完成了一半的图纸,画完后便熄灯睡觉。

  第二日又是一大家子早早的起床,然后送两母女坐上牛车,本来崔里也打算跟去的,朱大英想了想还是没同意,孩子爹性子木讷,去了也出不了什么主意,再说他们做得都是女子的生意,还是别去得好。

  当然,朱大英并没有说,其实她去也几乎没怎么说话,就是待在旁边听着闺女和张媒婆在交谈而已。

  两人去到藻巷中号,张媒婆正等候在门口,她见到来的两人连忙就迎了上去,“家里准备好了热茶,中午也别着急着回去,就在我们家吃了再走。”

  在之前她就早备好一切,糕点点心水果瓜子,还专门用老伴珍藏的茶叶泡了两杯浓茶。

  等三人在屋内坐下,崔小云也没含糊直接将手中的画本递了过去,“你瞧瞧,这些可还行?”

  张媒婆迫不及待的接过图纸,翻开一看,第一眼就觉得惊艳。

  这上面是一根珠钗,样式似繁花又似鸟羽,再翻一下,是根步摇,样式和第一根有些相似,好看得不得了,心中更是有了一个想法。

  张媒婆并没有马上说出来,而是继续翻开着,连翻八页一直到最后一页,当看到最后那张宣纸时,没忍住惊呼出声:“真是一套?”

  最后一页并不是新的首饰,而是汇集了先前的所有,成了完整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