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节(1 / 2)





  他顿了顿,朗声道:“母亲入土多年,儿臣委实不愿再扰她在地府的安宁。”

  德彰皇帝望着阶下的儿子,清隽的眉眼依稀有当年容嫔的模样。忆及往昔容嫔进宫初承宠时,两人的恩爱岁月,乃至后来冤杀了容嫔,她这唯一的血脉又被自己放逐于西北,皇帝心中的懊悔之情泛滥满溢,他开口,嗓音干哑:“逸真,你母亲在世时,受了诸多委屈。她如今平反,正该风光,你却不愿么?”

  毓王听了皇帝这番言语,只觉怒气上涌,双手紧握成拳。

  他冤杀母亲,苛待自己多年,现下却来惺惺作态,在这虚无缥缈的身后事上大做文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良心安宁罢了!他与母亲这些年来的苦楚,岂是这些事情就能弥补的?葬入帝后陵寝,他还想百年之后与母亲合葬?!真真是白日做梦!

  皇帝想就此一笔勾销,他却偏不让他如愿!

  毓王与皇帝,早已没了父子之情,眼下只余杀母之仇。

  他压下眼角的恨意,开口道:“儿臣以为,以母亲生前的为人性格,大约是不愿如此劳民伤财的。何况,归葬故土乃是母亲的遗愿,父皇既然顾念母亲,还该成全了她这段心愿才是。”

  这番话直戳德彰皇帝的肺腑,容嫔为何执意归葬故土,他心中是明白的。将她迁回京城,一则令自己心安,二来总想着或许百年之后地下还能再见。儿子不愿,其实也无妨。他是皇帝,圣旨落下,又有谁能阻拦?然而看着那张与容嫔肖似的面容,他却无论如何也狠不下心肠。或许他当真是老了,再也不是那个能杀伐决断的帝王了。

  不知僵持了多久,德彰皇帝忽然瘫在了龙椅上,未再说什么,向毓王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毓王出了大殿,抬头只见天上流云滚滚,长吁了口气,缓缓步下了台阶。

  是夜,月冷如霜。

  姜红菱在沐房中浴身已毕,回至房中,便见顾思杳一袭常服在书桌旁坐。桌上一灯如豆,照着他清隽的侧颜。

  她心中忽然一阵酸楚,走上前去,将身子偎在了他背脊上,轻轻问道:“打定了主意,今夜就去么?”

  顾思杳正思量着心事,突觉背上微有触感,一具温软香热的身躯靠在了背上,几绺湿漉漉的青丝自耳边垂下,骚动着鬓边有些麻痒,那软媚的嗓音便在耳畔响起。

  他微微侧身,转手将她揽在了怀中,姜红菱便也顺势滑坐在了他的膝上。

  两人紧紧依偎着,但听顾思杳沉声道:“事情成败在此一举了,我非去不可。你独自在府中,却也不必担心。叛军意在逼宫,想必不会为难你一个寡妇。若真有不测,我也安排下了人手,保你无虞。”

  姜红菱双眸泛红,鼻子微酸,哝哝说道:“我哪里是担忧自己,我是怕你有个万一。这样凶险的事情……何必为了别人的富贵,倒把自己往陷境里面送?你出去送信,他倒在行宫里太太平平的待着。”

  顾思杳轻抚着她细腻的面颊,低声说道:“我晓得你是在担忧我,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走这一步是不成的。他在行宫,但有动静便是打草惊蛇,旁人又不可靠,故而必得我去方可。这倒也并非全是为了他,也是为了咱们的前途。”

  姜红菱垂首不言,她哪里不知道这里面的轻重?但一想到爱人将身处险境,她心中便七上八下,一片茫然。然而,她一个内宅妇人,却又能如何?想要叮嘱几句保重,但思来想去这也不过是些泛泛的宽慰之言。

  她心中酸楚,自顾思杳怀中扎挣了出去,走到妆台前摆弄梳子,望着窗外的茫茫夜色发怔。

  顾思杳走到她身后,环住了她的香肩,向她低声说道:“等大事得成,我便娶你。咱们成亲,就此厮守一生,不好么?”

  姜红菱虽是心事重重,但听了他这句话,也不好一直愁眉不展,只是浅浅一笑:“那自然好。”

  两人耳鬓厮磨了一阵,方才一道睡下。

  因着今夜有事,两人虽躺下了,却皆不曾睡着。

  约莫过了一更天时分,顾思杳听见打更声响,立时便自床上起身。

  姜红菱并未睡着,听见动静,便也睁开了眼睛,坐起身来,回身看着顾思杳,嘴唇微微一动,却没能说出话来。

  顾思杳立在地下,换了一袭玄色劲装,回头见姜红菱坐在床上正望着自己出神,双眸盈盈似有泪光,雪白的香肩微颤,仿佛孱弱无助。

  他心中猛地一抽,上前单膝跪在床上,在姜红菱唇上轻轻啄了一下,哑着嗓音道:“你在家中安心,我去不过几日就回。”言罢,他狠下心,抽身大步向门外走去。

  姜红菱看着那矫健昂藏的身影,双唇微颤,想要说声保重,到底还是没能出口。

  直至顾思杳的身影没在沉沉夜色之中,她方才一晃,重又倒回了床上,将头埋在枕上,水红色枕巾泪湿了一片。

  浓浓夜色之中,一人一骑出城而去。

  翌日直至日上三竿,姜红菱才恍惚醒来,因着夜间走困,她眼下一片乌青阴翳,草草梳洗了,抹了些厚重的脂粉遮盖,便强打了精神出门打理家务。顾思杳不在,这一府的事务都落在了她肩上。

  自打顾思杳走后,姜红菱便吩咐严禁了门户,每日除去必要的采买,便不许家人外出,亦不待客。老太太顾王氏是被禁在松鹤堂静养的,自无话说。顾妩顾婳两个未嫁的姑娘,每日里除却在女学里跟着学些针线规矩,读两句书,便都在各自院中。姜红菱下了严令,不许她们胡走乱跑。如今府中,顾思杳不在,便是姜红菱一人做主,这两个姑娘心中虽有几分不服,却也只好听命。

  在姜红菱打理之下,虽是家主不在府中,侯府倒也一派安静,这般又过两日。

  这日晚间时分,姜红菱本已睡下了,睡梦中却听如素喊道:“奶奶,不好了,侯府外头来了许多人马,似将咱们围起来了!”

  姜红菱睡得本就不甚踏实,听了这一言顿时惊醒过来,睁眼便是如素那张惊惶到扭曲的脸孔。

  第161章 终章

  姜红菱豁然起身, 问道:“出了什么变故?”

  如素早已魂不附体,哆哆嗦嗦道:“外头来了许多兵士, 将咱们府邸围了, 都在嚷着些什么清君侧的话,也不知要干什么。”

  姜红菱心中猛然一震, 顾思杳同毓王的谋划,她是知道的。然而侯府在朝中自来不甚瞩目, 即便如今已到了二王相争的局面, 侯府也不当是其主要目标,这便是顾思杳能放心离去的原因之一。

  然而现下这些叛军不去围堵行宫, 却来侯府, 到底所为何故?

  姜红菱历经前世今生, 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心中自也惊惶无措,但在下人跟前还是强行镇定了心神,说道:“不要慌, 二爷走前有过吩咐,那些人当能阻拦他们。”她心中只思量着,兴许这些人只是叛军的分支,人数不多, 府里的人手当能抵挡。

  如素听了主子的话, 心倒安定了几分,只说道:“如锦到外头去瞧了一眼,说那些人只乱嚷着什么要二爷出去说话, 倒没往里闯。”

  姜红菱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起来吩咐着穿衣梳头,便要出门去看看情形。

  如素已是个没头的苍蝇,只听凭主子的拨弄,一道跟了出去。

  才走到院里,姜红菱隔着院墙便见外头火光冲天,她心中猛然一惊,看这架势却不知外头来了多少人马。她于这等情形可谓是毫无经验,更不知如何应对。

  侯府的管家家丁一见她出来,立时便围拢了上去,人人皆是一脸惊惶之色,众人七嘴八舌,纷纷问询。

  姜红菱清了清嗓子,喝道:“叛贼还不曾攻打进来,你们倒先自乱了阵脚,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