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奸王与太傅第28节(1 / 2)





  男人听了他这话“哈哈”笑了起来,我家里力气活不缺人干,也不需你当牛做马,你要是真的愿意,这就跟我走罢。”

  说罢向他伸出了手,蒋齐将自己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又擦了擦,方才握住了那双手。

  他这一生,除了已经在记忆中渐渐模糊的父母,这是最初的温暖来源。

  两个人在路上走着,天上又飘飘摇摇的落下了雪花,但他却不再害怕了,就这样被男人带回了府中,他之后方才知道,这位捡了他回来的人,乃是当朝的翰林院学士,名叫沐岚。

  蒋齐被安排在厢房之中,之后的许多年,这里便成了他的居所。

  他简直诚惶诚恐,也许有许多人死在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成了路边无人问津的尸骨,但他没有,不仅如此,也没有像自己想象当中的一样成了大户人家的牛马,反而待遇颇好,让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父母在天之灵庇佑,否则这样的好运气,怎么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沐岚找大夫替他检查了身体,治好了他身上的冻疮,还找来裁缝替他量体做衣,等到第二天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已经脱胎换骨,再也不见那个饥寒交迫在路边吃冷饼的男孩的影子。

  沐岚无事的时候,还亲自教他识字,并且他书房中的书,都可随意取来翻看,蒋齐就这样认了字,懂了忠孝的道理。

  他坚持替沐家做些杂事,不肯白吃人家的饭,没过几年,沐夫人诞下一个女儿,生的粉雕玉琢,惹人怜爱,沐家夫妇十分疼爱这个女儿,为她起名沐荷衣。

  可是渐渐的,沐岚却开始时不时的眉头紧锁,满腹心事,他那时已经是个半大小子,生的还比同龄人要高壮一些,觉得自己十分的可以顶天立地,因此他去问沐岚“大人,最近见您似乎为什么事所烦扰,不知蒋齐有没有能为您分忧的地方。”

  沐岚看着他,摇摇头道一句:“你不懂。”就将他给打发下去了。

  如此反复几次,有一日,沐岚忽然主动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参军。

  就这样,蒋齐走出了沐府,被沐岚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到了容王谢珉的军中。

  他在军中十分愿意吃苦,而且懂得识文断字,学东西也快,再加上身形不断的拔高,越发显得健壮,许是年幼时的经历,他比旁人更加拼命,渐渐得到上级的赏识,也有了一官半职。

  他与沐岚只偶尔通信,而且信中只有寥寥几句,除此之外,只有回京的时候,两人会在私下见面,他渐渐知道了沐岚在做一些什么事情,知道了他们顾虑那个容王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只怕要威胁到皇上,也知道了与他一党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他为他们做了不少的事情,同时也在军中结交到了挚友,同张春,赵起三个人结为生死兄弟,三个人中,赵起是吴王流落在外的儿子,行事有些张扬,对他二人也并不如何避讳自己的身份。

  蒋齐不经意间被他们发现自己与沐岚相识,也只说是远房亲戚而已,幸而赵起对于沐岚和他是什么关系并不感兴趣,对谢珉也不像其它人那样心悦诚服,反而说他装腔作势,吴王在朝中也是个不管事的,蒋齐才放下心来。

  日转星移,蒋齐在军中渐渐高升,某次庆功宴上,他见到了谢珉。

  是他第一次如此近的看到谢珉,那人一身戎装,长相十分英俊,甚至英俊得有些过分,周身笼罩着帝皇之子的尊贵不可侵,一看就知道是养尊处优,但眉目间的凛冽英气却不自觉地叫人心生畏惧,至少他周围的人,对这个被朝廷大臣怨言颇多的容王殿下都是心悦诚服。

  军中这些人同朝廷里的那些人大不相同,对容王十分忠心,反而说那起子大臣什么都不懂,整日就知道瞎嚷嚷,这天下江山,能靠嚷嚷打下来么?言谈间颇为不屑。

  蒋齐并不会因此以为沐岚一众人就是错了,但也渐渐疑心谢珉是否真的是沐岚口中狼子野心的奸佞,只是这奸佞,大抵也不会将自己的野心,堂而皇之的写在脸上吧。

  那之后他接触谢珉的机会越来越多,一次出征,他替谢珉挡了一箭,那之后,谢珉将他调到身边,着意培养。

  赵起因贻误军机被谢珉惩处时,他也是求过情的,不过那次的确因为他的缘故,酿成大祸,谢珉气极,对求情的一概不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赵起会因为这一顿板子送了性命。

  那之后,就只有张春一人陪在他身边,说来好笑,这个人明明是三个人中最没有身份的一个,却活的最是赤诚,令人心生羡慕。

  那一年回京,他同张春无事在街上闲逛,张春有了看中的姑娘,攒了好久的钱要他陪自己买一支簪子,两个大老爷们正在那里左看右看,忽然见到沐夫人带着一个小姑娘走了进来。

  沐夫人认出了她,但并没有答话,只在店里扫了几眼,就低下头对那小姑娘道:“荷衣,我们走了。”便匆匆离去。

  自从那年出了沐府,他便再也没有回去过,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当年的那个女娃娃已经长得这般大了,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出落得这边标致,真真对得起她的名字,恍若出水芙蓉一般。

  他站在那里好久,直到张春催了,方才回过神来。

  再回边关之后,他在当地发现了来自西域的一种香料,心中一动,托店家匿名寄到了京城沐府沐夫人手中,并留下一笔银子,要他每年逢春节都寄一些过去。

  再次收到沐岚的信,是一场恶战之前,信上的内容几乎叫他不敢相信,那天他在灯下,将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数遍,方才确信沐岚是要自己出卖情报给敌方,做一个叛国负君之人。

  那天他想了一晚,想起在沐府中,沐岚对自己的教导,想起那些忠孝节义的字眼,最后想起了自己这条命,是沐岚救的。

  他决心将这最后一件事做好。

  他去找了张春,借喝酒之名将他迷晕,交给了一个向京城而去的驼队,那之后的事,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玉梁之战惨败,大周与西戎签订盟约,容王谢珉引咎卸甲归京,上交手中兵权。

  蒋齐自述罪行,然后自尽。

  同年,朝中还发生了几件大事,前任大理寺丞石青在家中上吊自杀,户部尚书孙展也服毒自尽,京兆府尹李常失足落水,一个月后,时任鸿胪寺大夫的沐岚请求调任回乡,离开了京城。

  许多人都以为,他们皆是主和一派,因受不来我军惨败,一气之下方才走了极端,兰璟偶然听兰侯爷提起这些事的时候,却觉出几分不对劲来。

  他开始有意无意的着手调查当年的事,一直到从刑部尚书口中听到了吴王的那句“死在自己人的手中”,他敏锐的察觉到吴王也许知道些什么,而事实上,赵起的确将蒋齐是沐岚远方表亲一事无意向吴王提起,吴王虽不参与朝政,也知道这人大概是沐岚安插在谢珉军中的一颗棋子。

  他因不想招惹是非,叮嘱儿子不要插手此事。

  直到玉梁之战之后,蒋齐叛国,吴王头脑难得的机灵了一回,他派人查到了张春,却并未打草惊蛇,怀着对谢珉的怨恨,也将这事埋在了肚子里,后来被兰璟以重利引诱,方才透露出这个人来。

  张春醒来的时候,手便只有一个包裹,那里是蒋齐多年来的积蓄,和沐岚指使他叛国的证据。

  也许是蒋齐最后的一点良心,他将手中的证据都交到了张春的手上,张春却并未将此事公诸于众,所有人都以为,他也是死在玉梁战场上的一员,而这个被人以为是死人的人就怀揣着这样一个秘密,在京城中隐姓埋名,娶妻生女,过了几年的安生日子。

  而大殿之上,兰璟将这些陈年旧事一一拖出,并呈上蒋齐留下的证据,所有人鸦雀无声,谢春秋站在那里,脑子里好似一团浆糊,什么也理不出来,她看到小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那样的神色。

  皇上震怒之后,下令大理寺将所有涉案人员一并下狱,之后宣布退朝,独独传兰璟去了勤政殿,却并没有传召于她,

  谢春秋脑海之中依旧是一片茫然,下朝之后,她走出大殿,听着身边大臣们的议论纷纷,对所有的目光视而不见。

  这个时候,大臣们也不知该拿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她了,谢春秋也并不十分在乎,她出了宫门,并未上马车,而是对着车夫摆摆手,继续向前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片湖边,她在湖边一处石头上坐了下来,心里并没有别的事,只是想起小的时候,谢珉与她之间的种种。

  也许没有人想得到,谢珉教她最多的,便是忠诚,他说出身皇家,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他们享受了旁人想不到的荣华富贵,对这天下,便比旁人有着更多的责任。

  他们这些皇家子弟,要忠于这江山的每一寸土地,忠于土地上的每一位黎民百姓,山河国祚,在一日,便守一日,就算是死,也要为国而死。